紫外光谱原理.ppt

紫外光谱原理.ppt

ID:48751090

大小:910.0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20-01-21

紫外光谱原理.ppt_第1页
紫外光谱原理.ppt_第2页
紫外光谱原理.ppt_第3页
紫外光谱原理.ppt_第4页
紫外光谱原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紫外光谱原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本原理一、紫外吸收的产生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分子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四、光的吸收定律一、概述光谱分析法是指在光(或其它能量)的作用下,通过测量物质产生的发射光、吸收光或散射光的波长和强度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在光谱分析中,依据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称为吸光光度法,主要有:红外吸收光谱:分子振动光谱,吸收光波长范围2.51000m,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紫外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谱,吸收光波长范围200400nm(近紫外区),可用于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可见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

2、谱,吸收光波长范围400750nm,主要用于有色物质的定量分析。本章主要讲授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分子吸收光谱的分析方法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因此又称电子光谱。波长范围10-800nm。该波段可以分为:紫外光区:远紫外区:10-200nm(真空紫外区)近紫外区:200-400nm芳香族化合物或具有共轭体系的物质在此区域有吸收。可见光区:400-800nm有色物质在这个区域有吸收。与其它光谱测定

3、方法相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仪器价格较低,操作简便的优点,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测定。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共轭发色基团的鉴定,成分分析,平衡常数测定、互变异构体的测定、氢键强度的测定等,是一种有力的分析测试手段。。2、紫外吸收曲线及光的选择性吸收紫外光谱是由于分子在入射光的作用下,发生了价电子的跃迁产生的。当以一定波长范围的连续光源照射样品时,一定波长的光被吸收,使透射光强度发生改变,以波长为横坐标,百分透过率T%或吸光度(A)为纵坐标即可得被测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吸收光谱又称吸收曲线,

4、最大吸收值所对应的波长为最大吸收波长max,在吸收曲线的波长最短一端,吸收相当大但不成峰形的部分称为末端吸收。整个吸收光谱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是鉴定化合物的标志。光的互补:蓝黄吸收曲线的讨论:①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吸光度最大处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λmax②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其吸收曲线形状相似λmax不变。而对于不同物质,它们的吸收曲线形状和λmax则不同。③吸收曲线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并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之一。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在某一定波长下吸光度A有差异,

5、在λmax处吸光度A的差异最大。此特性可作为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在λmax处吸光度随浓度变化的幅度最大,所以测定最灵敏。吸收曲线是定量分析中选择入射光波长的重要依据。3紫外光谱中常用的术语生色团:从广义来说,所谓生色团,是指分子中可以吸收光子而产生电子跃迁的原子基团。但是,人们通常将能吸收紫外、可见光的原子团或结构系统定义为生色团。下面为某些常见生色团的吸收光谱。3紫外光谱中常用的术语助色团:助色团是指带有非键电子对的基团,如-OH、-OR、-NHR、-SH、-Cl、-Br、-I等,它们本身不能吸收

6、大于200nm的光,但是当它们与生色团相连时,会使生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且增加其吸光度。红移与蓝移(紫移)有机化合物的吸收谱带常常因引入取代基或改变溶剂使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吸收强度发生变化:某些有机化合物经取代反应引入含有未共享电子对的基团(-OH、-OR、-NH2、-SH、-Cl、-Br、-SR、-NR2)之后,吸收峰的波长将向长波方向移动,这种效应称为红移效应。在某些生色团如羰基的碳原子一端引入一些取代基之后,吸收峰的波长会向短波方向移动,这种效应称为蓝移(紫移)效应。如-CH2、-

7、CH2CH3、-OCOCH3。三、分子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其分子中外层价电子跃迁的结果,在有机化合物中的价电子,根据在分子中成键的类型不同分为三种:形成单键的σ电子、形成不饱和π电子、和杂原子上为成键n电子。分子轨道理论:,一个成键轨道必定有一个相应的反键轨道。通常外层电子均处于分子轨道的基态,即成键轨道或非键轨道上。当外层电子吸收紫外或可见辐射后,就从基态向激发态(反键轨道)跃迁。主要有四种跃迁所需能量ΔΕ大小顺序为:n→π*<π→π*

8、<σ→σ*⑴σ→σ*跃迁所需能量最大,σ电子只有吸收远紫外光的能量才能发生跃迁。饱和烷烃的分子吸收光谱出现在远紫外区(吸收波长λ<200nm,只能被真空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到)。如甲烷的λmax为125nm,乙烷λmax为135nm。因碳氢化合物在近紫外区无吸收,可作紫外测量的溶剂。⑵n→σ*跃迁所需能量较大。吸收波长为150~250nm,大部分在远紫外区,近紫外区仍不易观察到。含非键电子的饱和烃衍生物(含N、O、S和卤素等杂原子)均呈现n→σ跃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