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6).ppt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6).ppt

ID:48756933

大小:2.34 MB

页数:61页

时间:2020-01-22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6).ppt_第1页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6).ppt_第2页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6).ppt_第3页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6).ppt_第4页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6).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6).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王培荣材料力学课堂教学课件Tuesday,September14,2021解题思路求杆系结构的最大允许载荷图示结构1杆、2杆的直径分别为d1=30mm,d2=20mm,材料的许用应力[σ]=160MPa,求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允许载荷[P]解:(1)根据平衡条件求出两杆的内力取节点A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方程:解得(2)由各杆的强度条件来确定允许载荷[P]由1杆的强度条件由(3)可得由2杆的强度条件由(4)可得选取结构的最大允许载荷(1)选取二者中的最小者作为结构的最大允许载荷(2)选取二者中的最大者作为结构的最大允许载荷(3)用两杆的允许轴力[N1]、[N2]在Y轴

2、方向的投影来计算最大允许载荷[P]?结论(2)的错误是不能满足2杆的强度条件;(3)的错误是不能满足X轴方向的平衡条件。确定静定结构的允许载荷[P]值时,要使各杆内力既满足所有平衡条件,又要满足各杆的强度条件。确定静不定结构的允许载荷[P]值时,要使各杆内力既满足所有平衡条件、各杆的强度条件,又要满足变形谐调条件。图示两端固定的拉(压)杆在距在端x处作用一轴向载荷P,若杆件横截面的面积为A,材料的许用拉应力和许用压应力分别为[σ+]和[σ-],且[σ-]=3[σ+],试问当x为何值时,P的许用值最大,并计算载荷P的最大许用值的大小。解此杆为一次静不定。设A、B端

3、的支反力分别为RA和RB如图平衡方程变形协调方程为由虎克定律可知补充方程为联立求解(1)和(2),得考虑到[σ-]=3[σ+]得最大许用载荷和其作用位置分别为为了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理想的极限状态应该是:同时考虑各种因素上面我们分别讨论了荷载作用、制造不准、温度改变等因素静不定结构内力和应力的影响。在工程结构中,有时还必须同时考虑上述各因素对静不定结构所引起的综合影响。对这类静不定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1)综合法:把所有的因素同时考虑进去。在这种情况下,变形谐调方程里必须包含所有这些因素的影响,这样计算所得各杆的内力和应力就是最终结果。(2)叠加法:先分别计算出

4、由荷载作用、温度改变、制造不准确等单个因素所引起的杆的内力和应力,然后取相应结果的代数和来确定杆件最终的内力和应力值。作业1.受预拉力P/2拉紧的缆索如图所示。若在C点再作用向下的载荷P,并设缆索不能承受压力。试求在h=l/5和h=4l/5两种情况下,AC和BC两段内的内力。2.图示结构中的AB杆可视为刚杆,结构承受荷载P=50kN。设计要求强度安全系数n=2,并要求刚杆只能向下平移而不能转动,竖直位移不允许超过lmm。试计算AC杆和BD杆所需的横截面面积。材料的力学性质见下表。3.刚杆ABC在中点B处由吊杆②和吊杆③系住,为安全起见,在下部建有竖杆①,但是竖杆

5、①因制造不准确而比设计长度短δ0=1.5mm。各杆材料相同求各杆的内力:(1)当杆②中的纵向应变ε=4╳10-4时;(2)当杆②中的纵向应变ε=8╳10-4时;(3)当P=100kN时,AB=BC。,习题讨论课答案1解:(1)初应力(2)(3)叠加法讨论2(1)强度(2)要求刚杆只能向下平移而不能转动(3)刚度3(1)(2)(3)二次静不定;设②、③杆拉,①杆压;画节点C的受力图,列静力平衡方程:ΣmA=0,N1a+N2a+N3sin300a-P2a=0PN1N3N2根据受力图画变形图图示结构中各杆的刚度EA均相等,但BC杆比设计的尺寸短了δ。若将BC杆的B端与

6、节点A强制地装配在一起。试计算各杆的内力。图示结构中各杆的刚度EA均相等,但BC杆比设计的尺寸短了δ。若将BC杆的B端与节点A强制地装配在一起。试计算各杆的内力。例:如图所示桁架,由三根抗拉压刚度均为EA的杆AD、BD和CD在D点铰接而成。杆BD短δ(δ<

7、N1N2N32.计算装配内力(1)设2杆为拉,1,3杆压,作受力图(2)作变形图,变形谐调方程:γγ123DδD’Δl3Δl2Δl1解得的结果都为正值,说明与所设方向相符,即杆1、杆3受压。而杆2受拉。解得:(3)物理关系:补充方程:N1N2N33.计算温度应力(1)设2杆为拉,1,3杆压,作受力图(2)设三杆均为伸长(?),作变形图,变形谐调方程:(3)物理关系:杆件变形包括N引起的变形和ΔT引起的变形。D'D123Δl2Δl1Δl3根据内力与变形之间的物理关系,将变形几何方程改写成所需的补充方程。联立求解静力平衡方程和补充方程。解得:4.叠加三种因素共同作用

8、下,三杆的内力是三种因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