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示文稿.ppt

知识点-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示文稿.ppt

ID:48788929

大小:3.06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1-25

知识点-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示文稿.ppt_第1页
知识点-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示文稿.ppt_第2页
知识点-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示文稿.ppt_第3页
知识点-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示文稿.ppt_第4页
知识点-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示文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知识点-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示文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知识点——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目标:通过动手自制小型生态瓶(缸),认真观察记录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讨论:如何制作小型生态瓶,才能使它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实验材料:罐头瓶(透明的饮料瓶等),棕色瓶,柳条鱼,小田螺,小虾,水草,浮萍,砂土,池塘水足量,自来水足量。设计制作生态瓶(缸),观察其稳定性提示:在罐头瓶或透明的饮料瓶下边放上沙子,植入水草,装进池塘水(里边有小型动物和藻类植物)放进健康的小鱼。最后,封上生态瓶盖。注意:1.瓶中生物的生活力要强,并且数量不能过多。2.生态瓶要放在有充足阳光照射的地方

2、(如窗台上)。3.瓶中水量不能超过容积的4/5。设计制作生态瓶(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原理](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2)将少量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封的生态缸中,便形成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3)观察生态缸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设计制作生态瓶(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步骤](1)按100cm×70cm×50cm的标准制作生态缸框架。(2)在生态缸内底部铺垫沙土和花土,花土在下,一边

3、高、一边低;沙土在上,沙土层厚5~10cm。(3)在缸内低处倒进水。设计制作生态瓶(缸),观察其稳定性(4)将收集或购买的动物(小乌龟、蚯蚓、蜗牛等)和植物(浮萍、水草、蕨类、仙人掌等)放在生态缸中(放置位置因生物种类而异)。(5)封上生态缸盖。贴上标签,注明制作者姓名和时间。将生态缸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设计制作生态瓶(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记录、结果分析与结论](1)实验记录:设计一份观察记录表,内容包括植物、动物的生活情况,水质情况(由颜色变化进行判别)及基质变化等。(如下表)实验观

4、察记录设计制作生态瓶(缸),观察其稳定性(2)结果及分析:生态缸中生态系统稳定性时间有长有短,其原因可能是未能根据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特别是在堆放生态缸的土层、加水、投放生物比例上有较大偏差而致。(3)结论:人工生态系统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但不是永久,同时也说明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设计制作生态瓶(缸),观察其稳定性生态瓶设计制作生态瓶(缸),观察其稳定性例题分析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下图所示的3个生态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设计制作生态瓶(

5、缸),观察其稳定性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解析:甲瓶与乙瓶的区别是小鱼数量不同,乙瓶与丙瓶的区别是放置的环境不同。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消费者数量过多;丙瓶置于黑暗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瓶中生物也会很快死亡;相比之下,乙瓶中的生物存活时间较长。答案:A设计制作生态瓶(缸),观察其稳定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