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与方法.ppt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ppt

ID:48796492

大小:1.78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1-25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ppt_第1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ppt_第2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ppt_第3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ppt_第4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自古至今,人类的经济、政治、军事、宗教及其他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二、管理的必要性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需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人类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及日常生活的方

2、式、方法和内涵。三、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这是由现代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法约尔于1916年提出的。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管理就是决策。赫伯特·西蒙提出的。他把决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调查情况,分析形势,搜集信息,找出决策的理由;(2)制订可能的行动方案,以应付面临的形势;(3)在各种可能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确定比较满意的方案,付诸实施;(4)了解、检查过去所抉择方案的执行情况,作出评价,制定新的决策。

3、本教材认为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协调活动。这一表述包含了以下五个观点: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就是使个人的努力与集体的预期目标相一致。3.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之中。当个人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时,就要寻求别人的合作,形成各种社会组织,原来个人的预期目标也就必须改变为社会组织全体成员的共同目标。4.协调的中心是人。在任何组织中都同时存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但人与物的关系最终仍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任何资源的分配也都是以人为中心的。5.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

4、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人类的管理活动具有哪些最基本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二、管理的自然属性1、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2、管理也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3、管理也是生产力。三、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服务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国情,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

5、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管理的预期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协调。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一、管理者的角色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图1.2。(一)人际角色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二)信息角色一种是监督者角色。一种是传播者角色。一种是发言人角色。(三)决策角色管理者也起着决策者的作用。一种是企业家角色。第二种是干扰应对者角色。

6、第三种作为资源分配者,最后一种是谈判者角色。二、管理者的技能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管理者在行使五种管理职能和扮演三类角色时,必须具备这三类技能。(一)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所具有的监督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二)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有时称为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三)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上述三种技能对于各种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可以用图1.3来表示。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

7、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管理学的关系如图1.4所示。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管理学和其他许多社会科学一样,其研究方法基本上有三种: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三、本书的特点和结构本书的结构,是根据我们对管理职能的观点而设计的。把全书分为:管理概论、管理前提与本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七篇二十四章。每篇之间有着严格的逻辑关系(见图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