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琵琶行(节选).ppt

3琵琶行(节选).ppt

ID:48801537

大小:2.64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1-25

3琵琶行(节选).ppt_第1页
3琵琶行(节选).ppt_第2页
3琵琶行(节选).ppt_第3页
3琵琶行(节选).ppt_第4页
3琵琶行(节选).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3琵琶行(节选).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王绩野望诗人简介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jiàng)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初诗人。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yuè)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郁的感慨,与唐初流行的浮靡(mí)诗风显然有别。背景介绍作者仕途不得志,而天下大乱,故托病辞官归田而作,借此排遣自己的孤寂心情情景引入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色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全诗一览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

2、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gāobóxǐyǐ诗人隐居的地方傍晚。徘徊。归依落日小牛,这里指牛群。薇,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鸟兽,这里指猎物。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理解诗意诗文赏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首

3、联写诗人在秋天的傍晚时分独自徘徊,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理解诗意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带着猎物回去。理解诗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诗文赏析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的诗句。理解诗意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

4、薇。诗文赏析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用典典故是诗文中经常引用的、有来历出处又为人们所公认的故事或词语。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字产生前,它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早于文字就在民间口头流传了。点评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对仗工整,格律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中心思想《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透露出因一生不得志的孤独抑郁之情。课堂测试1.《野望》中写出自然景色的句子是:2.《野望》中抒发作者孤独抑郁之情的诗句是:3.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

5、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5.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6.《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课堂测试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