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 (2).ppt

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 (2).ppt

ID:48813719

大小:226.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1-28

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 (2).ppt_第1页
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 (2).ppt_第2页
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 (2).ppt_第3页
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 (2).ppt_第4页
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 (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 (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之炼字一字妥贴,则全篇生色。————严羽《沧浪诗话》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王国维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朱光潜·《咬文嚼字》炼字与炼意(清)沈德潜:“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炼字”的本质在

2、于“炼意”:使“意”具体化、生动化、深入化、美感化。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穿”化静为动,描绘了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的景象,突出了乱石陡峭、高峻的特点。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闹”写出红杏花满枝头,竞相绽放时热烈灿烂的情状。“闹”有喧闹之意,不禁让人联想到杏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不仅有色,仿佛有声。春意为虚,红杏为实,“闹”字化虚为实,以实显虚。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

3、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还写出了戍边战士不得还乡的怨情。悲壮苍凉,但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何须怨”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动词常见答题角度小结1、表达技巧: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对比,虚实。2、修辞手法:拟人、夸张、通感、语意双关3、摹景状物。4、抒发情感。重要提示:注意阐释其所指之物的具体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采用了修辞手法,一定要点明。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忽:不经意,恰巧碰到之意。少妇梳

4、妆打扮后,兴冲冲登翠楼赏春景。突闯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将这种情绪变化写得淋漓尽致。副词:1、体现动作的情态和人物心理的变化。2、表现物景某种状态的程度。修饰语常见作用小结形容词:1、从声、光、色、形等多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2、摹景状物、营造意境。3、语意双关。4、活用。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催红、染绿。“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着色的思绪”。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红、绿、火、蓝这样包含绚丽色彩的词语把江南美景写得色彩鲜亮,令人难忘。(写乐景抒乐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

5、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1、表现心情。2、渲染气氛。3、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色彩词常见答题角度小结炼字与炼意(清)沈德潜:“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情感、内容、特点、意境)“炼字”的本质在于“炼意”:使“意”具体化、生动化、深入化、美感化。客夜杜甫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结合全诗,赏析“残”、“远”二字的妙用。参考答案残,使……残留。远,使……远离。诗人在秋夜客途中,为生活困窘仅能仰仗友人而

6、忧虑,心绪烦闷,思远未睡,于是卷帘观月,“残”字包含了一种怜惜眷念月影的感情,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高枕并不能让江声远离,但利于安眠,以此排遣胸中的重重思虑,同时暗指自己羁留异乡,远离故园。残、远二字将诗人客途怀远,思虑重重,欲排解又排解不开的心绪刻画得淋漓尽致。知识回顾:答题模式答题模式:(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2)如果用到了特殊表现手法,则要指出。(手法)(3)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具体描述景象。(描述)(4)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意境、情感、作用)1、主题统帅意识。真正读懂诗歌,准确把握情感基调。炼字的目的是炼意,对诗歌中炼

7、字的答题,都要考虑到该字对意境、主题的表达作用,最终归结在“主题”和“思想”这个终结点上。2、答题全面、规范语言意识。3、根据炼字的词性区别答题的意识。特别提示:答题全面规范意识①释词,即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②译句,即用散文化的笔法展开该字所在的句子;③考虑艺术性,即答出该词有无什么艺术手法;④考虑该字的作用,首先要回答该字对诗句中的景、物、人的作用,突出了景的什么特点、物的什么特性、人的什么心理,最后要回答该字对主题和情感的表达作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