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与策略.doc

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与策略.doc

ID:48980185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与策略.doc_第1页
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与策略.doc_第2页
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与策略.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与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与策略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估算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及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利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亲身尝试学习实践操作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估算的兴趣。在教材中,无论是加法、减法还是乘法中都安排了估算教学。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估算的作用,教学中应该加强估算。对于学生来说,学好估算的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所以在估算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景,提供估算的机会。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

2、决生活问题。在大量的估算练习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一、激发估算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自己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如在初学估算时,我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我知道你们的年龄大约都在10岁左右,有8岁的,也有9岁的。那你们能猜到老师的年龄吗?仔细观察老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猜一猜老师的年龄可能是几岁?学生猜年龄29岁、32岁、41岁、23岁、30岁……师:现在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个年龄范围:老师今年的年龄30岁左右,也就是大约30岁。现在你猜猜看,老师可能几岁?学生再次猜年

3、龄:27岁、28岁、29岁、31岁、32岁。师:你们为什么这样猜?第一次猜的几个年龄中哪几个不太合理?为什么?生:因为这几个年龄都比较接近30岁,而41岁、24岁离30岁差得太远了,所以不太合理。师:老师的实际年龄是32岁,比较接近整十数30,就可以说我的年龄大约30岁。在生活中,我们用数字描述某些事物时,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使用准确数,只用大约的数表示就可以了,对这种现象,在数学上我们就称之为估数或估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导入学生参与热情高涨,估算的思维开展合理流畅。“猜年龄”的教学情境创设正好弥补了学生认知与心理上准备的欠缺,使得我们的教学水到渠成。奥苏伯尔曾说过

4、:“教育心理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知道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当老师对学生学习起点有了正确选择后,我们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从这个意义上说,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是确保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例如教学“利用目测和步测来估算物体的大小和长短”时,教师可这样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一种不用尺子量就能计算出教室面积大约是多少的方法,你们知道吗?”这样导入,为新课的学习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学完这节内容后,教师还可创造操作情境,让学生估算操场的长和宽,教学楼的高度,花坛的长度等实践操作活动。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利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

5、际问题,亲身尝试学习实践操作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估算的兴趣。     二、培养估算能力     教会学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学时只有根据具体的内容,让学生灵活地掌握估算的方法,才能提高学生估算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1、从实际出发,根据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如:一张从西安至北京的火车票价是125元,买9张大约需要多少钱?这是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这一题目的思考和解答,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被乘数125,是估成120是130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让学生尝试体悟到125估成120是估小了,钱不够,根据这个实际问题估数

6、需要大。这样估算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学会选择、学会判断、自我检验的能力。    2、尝试实践活动,提高估算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估算在生活中的运用比较广泛,更应让学生运用估算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预先估计、策划,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估算能力。 例如学习了两位数加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题:同学们都去超市买过东西,有些同学还是购物小能手。有一次,妈妈到超市去购物,看中了几件商品:一条围巾32元,一顶帽子39元,还有副手套23元。请你帮妈妈估算一下,准备100元

7、够了吗?学生先进行了估算:30+40+20=90(元),然后,我再请学生计算妈妈购物实际需要多少元钱?学生很快计算出来结果:32+39+23=94(元)。实际计算的同估算的结果差不多。通过比较,得出了妈妈带的钱够用。这时候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妈妈想用剩下的钱买价格为2元的茶杯,可以买几个?”  又如,让学生在和家人到饭店吃饭时,参与核对菜名和相应的价格,并估算总价,最后与服务台提供的单子比较估算的精确度;估计如果一位同学一天节约一粒米,全校同学一年大约可以节约多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