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反思.doc

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反思.doc

ID:48988820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反思.doc_第1页
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反思.doc_第2页
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2、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3、接纳并乐于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综合运用运算定律,使学生感到自由。教学重难点: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老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l+2+3+…+99+100=(   )。同学们都埋头算了起来,高斯却没有,他仔细地观察了算式,认真地想了想,马上报出得数。他是怎么想的?你能算吗?为了彻底搞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从考察比较简单的问题入手。

2、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3:113+96+87(1)师生竞赛,看谁算得快。(2)通过比赛,请速度快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情况:a、不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只是学生计算能力强、速度快。问:有更简单的方法吗?b、生答:113+96+87=113+(96+87)问:你是怎样想到的?这样算为什么会比较快?(3)揭示课题: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千、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板书: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律”)2.基本运用:用简便方法计算。718+57+82          57+62+138(1)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2)师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

3、一个加法算式,先看一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A、观察——有没有能凑整的数。B、如无,按顺序计算或竖式计算。如有,用加法运算律计算。(3)议一议:482-159+18怎样算简便?3.凑整训练: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因此要正确迅速地作出决定,必须加快我们分辨凑整数的速度。把左边和右边的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整千的用线连起来。36              2831597            25347              164317             4034.教学例4:200-108-42

4、(1)学生进行尝试练习。(2)反馈——板书整个计算过程。(3)请同学们当小老师,说说为什么可这样做?根据什么?(4)算一算:175-36-64       3600-1800-1200三、自主训练1.做P51上面的课堂活动。 2.发展训练:老师出给高斯的题目怎样算?1+2+3+4+······+99+100=(1+100)+(2+99)+…十(50+51)=101×50=5050四、总结1、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关键是什么?2、综合运用计算律进行计算,你有何感觉?注意:当能熟练运用时,简算过程可写可不写。五、作业:练习十的第1、2、3题。板书

5、设计5、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一)例3:113+96+87                 113+96+87凑整=209+87                   =113+87+96=296                      =200+96=296例4:200-108-42=200-(108+42)=200-150=50反思: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

6、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因此,领会教材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所学运算定律的运用。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

7、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相应地,老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