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doc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doc

ID:49003141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如皋市柴湾小学何爱霞【教材分析】苏教版第九册《清平乐村居》一课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这首词,体会农家乐,感受田园生活的纯朴。2.能体会这首词的情趣,并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读出情趣。3.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江南乡村的清

2、新秀丽、安宁祥和之美。【设计理念】《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它以自然朴素的语言,清新爽朗的风格,让读者不仅直视到一幅鲜活逼真的田园风光,而且会自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妙感受。对于这样意美情浓的诗词怎么教?我以读为主,要通过读,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那些独特的历史时空;另一方面要通过想象理解文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确,阅读既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效的对话过程,又是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这样意境幽美的词,要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

3、读实践中,加深对词的理解与感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并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及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设计思路】第一,在悠扬舒缓的音乐中欣赏精美的国画作品,倾听老师的抒情解说,使学生既放松了心情,又了解了国画的特点——空白,为后面的训练:“抓住空白,展开想象,扩写句子”埋下伏笔。第二,由课外国画引入课文插图,让学生给画取名,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从而轻松地说出了各具特色的画名。4第三,通过老师的范读,把这首词内在的情趣外化了,也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原来古诗词还可以这样读,并努力尝试着把自己心中的

4、感受也通过朗读外化出来。第四,训练继续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为主,并把内在的言语转为书面语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1.师:今天我们先随着悠扬舒缓的音乐,欣赏几幅功力非凡的国画。(播放课件:一组国画)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它讲究用墨的浓淡,线条的疏密,有时它还留有许多空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国画上一般还题上字,盖上印章,使之成为一幅完美之作。2.画是一种含蓄深刻的语言,(播放课件:村居图)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如果请你给这幅画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么?3.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

5、画的。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时边板书边说“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所以中间要空一格)要把课题读好,你认为要注意什么?你能给大家提个醒吗?(“乐”的读音,词牌与词题中间要略有停顿)4.读题。5.“村居”你能理解吗?(乡村人家)(过渡)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里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文,来读读这首词。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1.师:老师本来想范读,可今天嗓子不好(确实嗓子哑了),你们愿意代老师读吗?代老师读,一个要求“读得正确、流利”。为了确保能读得正确、流利,谁愿意给大家提个醒,哪些

6、字词或哪些地方要注意?你们马上就要代表老师读了,预习时读了几遍?为了替老师争光,你们把这首词再读两遍,怎么样?2.自读课文。3.指名读,师生评。点评:老师以自己嗓子不好创设了一个特殊的情境——请学生做小老师代老师读,为老师争光。这样就给了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为了能当好小老师都能积极主动地去读。三、二读课文,读出节奏。1.古诗词的朗读,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词的节奏美。要读出节奏美,就要体会在哪些地方需要停顿。比如,第一句“茅檐/低小”,停顿的地方,读时要做到“4停而不断”(老师范读),而不能……(举

7、反例)。2.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来,你觉得在哪些地方需要停顿,用“/”划出,然后试着读出词的节奏美,我相信小老师一定会比刚才读得更好。3.指名读,师生评。四、三读课文,熟读成诵。1.师:这46个字的词,如果老师范读,一定不用看书,站在讲台前背诵出来,那多自在,多潇洒,也更能体现老师的风采,你们做小老师,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能背诵出来吗?你们再准备准备,好吗?2.指名背诵。点评:老师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高效率地熟读成诵,展示小老师的风采。五、学生质疑,理解词意。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已经读

8、了这么多遍了,再将图文结合,一定理解了很多。但古诗词毕竟难懂,到目前为止,你还有什么字词难以理解?2.质疑。(如果学生能解答,可让学生说说你怎么知道的)3.老师点拨。(吴音;卧剥莲蓬)六、四读课文,读出画面1.读书时,如果一边读脑海里能一边出现与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