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重力》教学设计.docx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重力》教学设计.docx

ID:49089392

大小:12.9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8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重力》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重力》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重力》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重力》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力》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采用引导发现、直观演示和讲解法,使学生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等知识。   【教材特点】  1.教材的感性材料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书中的插图极富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本让学生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

2、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较强的观察能力,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③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   2.方法与过程目标:   经历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

3、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是本节的重点,g值恒定是有条件的。  2.“重心”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教法分析】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实验、模型、投影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加上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教学媒体和资源】   实物教具:重物、重垂线。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

4、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课的引入、学生探究等环节中得到应用,它们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充足的实验器材,使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   【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了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动画演示多媒体课件,在引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组长主要肩负引领和鼓舞同学学习积极性之责。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具体教学过程,分为六个板块来完成:

5、   第一板块: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为学好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然后,利用课本“想想做做”,让学生做“模拟引力”实验。再利用“苹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体动画引入新课。  [说明:1.让学生通过实验先感受橡皮不会飞走是因为受到“引力”作用,拉进了学生跟所学知识的距离。2.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力现象的体验,并且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插图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重物的落地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这样引入新课很自然,体现了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

6、。]   第二板块: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说明:方法简单明了,并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第三板块: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实验方法是: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出质量为100g、200g、300g的钩码分别受到的重力,填入表格,然后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使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为9.8N/kg,由此得出G=mg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   并将数据整理画出图像

7、。(正比例函数图像,利用实物投影展示。)   此实验的关键是:①要选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②要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说明:利用学生探究来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好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体现自主性原则;二是再次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四板块: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时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线的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