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说课稿.doc

最后一课说课稿.doc

ID:49151003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9

最后一课说课稿.doc_第1页
最后一课说课稿.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最后一课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说课的题目是《最后一课》,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手段、说教学过程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一课》是第二单元里的一篇外国作品,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

2、感染,从而去爱自己的母语——汉语,爱自己的祖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另外,小说形象生动地塑造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这两个人物形象,学习时应让学生重点掌握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各种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本课的特点,我最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品味语言,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2、通过人物形象分析,领悟作品主旨。  3、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

3、对汉语的热爱之情。  这三个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初一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目标1、目标2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初一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生活阅历贫乏,再加上时代背景久远,因此,我把热爱祖国语言是一种爱国的理解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学生  本文故事性强,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强调课前预习,课堂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感知形象,品味语言,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多方面

4、的能力,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三、说教法与手段  (一)说教法  1、这篇课文完全是从儿童的眼光、儿童的口吻和儿童的心理出发来写的,《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而课改特别强调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积累、感悟、熏陶,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据此,本课拟以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探究式方法教学,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

5、争议,激发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之后,把握时机,扩展思维,锻炼学生动口、动笔、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健康情感。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可以强化视觉和听觉效应,多种感官共同调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另外,一个优质的课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贯彻寓教于乐、快乐教学的原则。  (二)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6、据此,本节课在学法上特别强调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将对以下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1、阅读感知学习法;2、圈点、勾画、;3、小组讨论学习法。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自主:利用早读时间反复阅读课文,划出有关描写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语句。第二步,合作探究:课堂上,分角色朗读课文,品味小说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行动等细节描写,进而把握这篇小说的主题。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班

7、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设计以下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  第二环节:自学互动  1、、组织学生研讨分析小弗郎士这个人物形象。(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可讨论,可朗读。)学生合作讨论,诵读小弗郎士的大段心理描写,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  2、组织学生研讨分析韩麦尔先生这个人物形象。结合讨论,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  3、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第三环节:适时点拨  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教师只作适当点拨,总结出人物形象和

8、主题思想。  第四环节:课堂检测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最后一课》说课稿的全部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