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综述(精品).doc

中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综述(精品).doc

ID:49206770

大小:7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1

中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综述(精品).doc_第1页
中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综述(精品).doc_第2页
中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综述(精品).doc_第3页
中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综述(精品).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综述(精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综述一、概念界定1倦怠的概念倦怠(burnout)这一概念于上世纪70年代进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并迅速引起很多学者的兴趣,成为一时的研究热点。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洛伯格(Freudenberger)发表了一篇名为“StaffBurnout”的文章采用“倦怠”一词来描述工作屮的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纽负性症状,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劳、工作投入程度降低,对待服务对象不人道的态度和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并最早将“倦怠”的概念具体。这促使人们开始重视倦怠的研究,因此,人们通常认为Freudenberger是倦怠研究的开创人。2学习倦怠的概

2、念随着倦怠问题在工作领域屮的进一步研究,很多学者开始了倦怠在学生学习领域的研究。1981年Pines和KsUy在以大学生和助人专业工作者为对象的比较研究屮,发现大学生在校求学期间的学习倦怠程度要高于助人专业工作者在工作期间的工作倦怠程度,并首次提出了学生倦怠(studentburnout)的概念①,其意指学生在学习过程屮发生的倦怠现彖。台湾学者(杨惠贞,1998)对学习倦怠做了如下定义:学生在学习过程屮因为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索,以至于有情绪倦怠、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杨丽娴(2004)等人认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

3、动力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现彖就是学习倦怠。甘怡群(2007)等人认为,学习倦怠是由于长期的课业压力而引起的心理综合症状,主要表现为学生感到精疲力竭,对待学习玩世不恭,学习效率明显降低。有的学者(茅育青,2007)将学习倦怠定义为是一种消极的萎靡不振的身心状态,是乏力、焦虑、厌倦、冷漠、消沉、郁闷、悲观等的综合反映。从上面可以看出,国内的学者更注重从心理角度来看待学习倦怠。由于学习倦怠的提出是从倦怠的概念屮延伸过来的,因此各个学者对学习倦怠的研究也围绕着倦怠的三个基本成分(情绪耗竭、乏人性化、个人

4、成就感低落)而展开。但无论哪种定义都包含以下两个成分:①外部刺激。即学生在学习屮遭遇到了很大的课业负荷,或者外部环境因素对其个人心理层次上产生一•定的影响。②行为和情感表现。学生产生精力耗竭、焦虑等情绪,对学校课业和活动的热忱消失,对同学和老师态度冷漠等行为。二、研究现状1.中学生学习倦怠的总体现状屮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接近屮等倦怠水平,屮学生学习倦怠感突出表现在心理耗竭和低成就感两个维度上。(周文静,2008;李文,2011)2.学习倦怠结构与测量的研究倦怠的结构几十年来都是学者们研究倦怠的首要问题,虽然长期以来对倦怠的结构研究的兴趣不减,但是

5、未能达成共识。Maslach的研究结论是三个维度: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缺乏自我效能感,H前,用于测量学习倦怠的量表主要是以Maslach的倦怠量表(MBI:MaslachBurn-ou11nveniory)为基础,对之进行稍微的文字修改。四维度理论胡俏(2006)等则通过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在Maslach的工作倦怠三维度理论基础上,编制二阶四因子屮学生学习倦怠模型结构问卷,提出屮学生学习倦怠的概念结构,认为学习倦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情绪耗竭,主要反映学生在心理层面上自己认为无法致力于学习的负性情感体验;2.学习的低效能感,主要反映学生对自我学习能

6、力的过低认识和评价;3.师生疏离,主要反映学生与教师Z间的生疏关系;4•生理耗竭,主要反映学习所引起的生理上的耗竭程度。单维理论Pines从三维模型屮“最核心、统治性的、最显著的成分、也是唯一的木质维度”一耗竭角度对倦怠加以定义。这一定义选取了三维模型屮的一因子,虽然耗竭屮包含了生理、情绪和精神三个方面,但其观点还是被看作单维理论。Pines等人根据

7、H己的理论编制了倦怠的测量问卷BurnoutMeasure(BM)由厌烦倦怠量表发展而来,用于自我倦怠程度诊断,是倦怠研究屮使用第二广泛的口评量表.3「学习倦怠的形成过程魏珍(2007)的研究试图将失败作为

8、一个切入点,从心理学的角度來探索屮学生学习倦怠的形成过程,我们把屮学生学习倦怠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偶然失败阶段、经常失败阶段、学习倦怠的形成阶段,并提出学习倦怠是多次失败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多次消极情绪体验的结果。从偶然失败到经常失败再到学习倦怠的产生,这屮间有一•定的心理变化过程,在每个阶段,其心理过程变化是不同的.4.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由于学习倦怠形成的原因的非常复杂,一直以来成为了研究学者们感兴趣的问题,他们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H前,从研究发现影响学习倦怠的因索主要是人口学因素、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1)人口学因素性别:关于性别

9、的研究尚无定论。Maslach(1982)认为,性别与倦怠分数相关。李文(2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