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精读课文,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docx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精读课文,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docx

ID:49241795

大小:10.0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8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精读课文,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精读课文,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精读课文,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精读课文,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桂林山水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漓江水的特点和桂林山的特点。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学习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2、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作者又为什么要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第一的意思。“甲天下”是“天下第一”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交待了作者荡舟漓江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向往桂林山水的迫切心情,起到了统领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讲解“观赏”与“欣赏”的异同。  (“观赏”中的“赏”,就是“欣

2、赏”的意思,“观”就是“看”的意思,我们常说“欣赏夜景”“欣赏交响乐”这说明“欣赏”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只听不看”。而“观赏”却非看不可。)  (3)指导朗读,要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  (4)试着背诵这一段落,指名背诵。  3、学习第二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的水。轻声读课文问: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作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大海的水波澜壮阔,是动的。西湖的水平如镜,是静的,而漓江的水动而不觉具动。通过比较更突出漓江水有奇特的美。)  (2)朗读第二段,了解每句话的意思。(分小组讨论)  (第一句讲漓江的水与其他地方的水不同,强调漓江的美有独特的地方;第二句

3、讲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第三句讲荡舟漓江的感觉。)  (3)指名读课文,画出排比句,读排比句,说说漓江的特点。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  (4)学习这个排比句的写法。  (先写出特点,而后通过“得”后边的文字,把这个特点以补充说明。凡是补充说明的都用“得”字相连。注意用“的”字相连每一分句中已有逗号,因此分句之间用分号。)  (5)引读排比句,老师读每一分句的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6)指导朗读  ①“真静啊”一句,轻轻地拉长声音,给人

4、以静的感觉。  ②“真清啊”一句,读轻声,但比上旬的声音稍高些,略带惊奇之感,好像让人看到了“江底的沙石”。  ③“真绿啊”一句,声音响亮些,饱满些,给人以充满生机的感觉。  (7)学生仿读后齐读。  (8)启发想象漓江水“静、清、绿”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①假如我们荡舟漓江,能听到“哗哗”或者“叮咚”的流水声吗?能看到漓江水在流动吗?  ②假如我们往江底看,可以看见什么?  ③抬起头,向远处看,漓江的水多绿啊!书上打了个什么比方?这个比方用什么比什么?三、课堂小结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作者运用了修辞手法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仿佛我们也身临其境感受漓江的水美。四、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

5、,并背诵课文第一、二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