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第一、二节复习课.ppt

《压强》第一、二节复习课.ppt

ID:49253962

大小:607.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2-03

《压强》第一、二节复习课.ppt_第1页
《压强》第一、二节复习课.ppt_第2页
《压强》第一、二节复习课.ppt_第3页
《压强》第一、二节复习课.ppt_第4页
《压强》第一、二节复习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压强》第一、二节复习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压强》复习课天门实验初级中学杨飞4、能利用p=F/S和p=ρgh解决综合应用题.1、能区分压力和重力;2、掌握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学习目标画出压力和重力的示意图GFF=GGFF

2、所示.(1)该实验是根据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2)通过比较海绵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3)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相关时,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法控制变量法(4)通过对比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一定时,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5)通过对比乙、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压力压力小探究活动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活动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3、理解:当F一定时,p与S成反比;当S一定

3、时,p与F成正比。2、压强:例1: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例题解析B例2:如图,图钉尖的面积是10-7m2,图钉帽的面积是10-4m2,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6P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手指至少要用0.4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B.手指至少要用400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C.图钉

4、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大于松木对钉尖的支持力D.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小于松木对钉尖的支持力A提示:正确理解受力面积,是解压强题的关键。例题解析规律:只要是体积为V=hS,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只与物体的密度和高度有关。例3: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A.4:1B.8:1C.4:3D.1:2例题解析B(1)如图甲所示,该实验装置的名称是.(2)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当用

5、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选填“漏气”或“不漏气”).漏气压强计探究活动三:液体内部压强特点(3)图乙和图丙是将该装置的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的情况,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比较图丙和图丁,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有关.增大液体的密度探究活动三: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探究活动三:液体内部压强特点3、液体压强公式:2、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1、液体内部处处都有压强.例4:河水深15m,船底距河底10m,

6、在船底破了一个4cm2的小洞,现用一个塞子塞住,试计算水对塞子的压强和压力.(g取10N/kg)例题解析解题技巧:计算液体的压力、压强,一般先用p=ρgh计算压强,再用F=pS计算压力。柱形容器F=G液上宽下窄容器F<G液上窄下宽容器F>G液探究活动四: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如图所示,形状不同的三个容器装有密度为ρ、深度为h的液体,底面积均为S.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ρgh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pS故:F<G液规律: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等于以底面积为标准的竖直液体柱的重力大小。=ρghS=ρgV阴影例5.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

7、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A.pA>pBFA>FBB.pA<pBFA=FBC.pA<pBFA>FBD.pA=pBFA<FB例题解析C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重4N的正方体木块,放置于1m2的水平桌面上。将重2N的水倒入一个锥形瓶中,瓶重1N,底面积为60cm2,水深度为5cm,将锥形瓶放在木块上。求:(1)水对瓶底的压强和压力。(2)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综合演练5cm课堂小结1、压力与重力的关系2、固体压强3、

8、液体压强课后作业完成达标检测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