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设计(简案).doc

《匆匆》教学设计(简案).doc

ID:49398789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9

《匆匆》教学设计(简案).doc_第1页
《匆匆》教学设计(简案).doc_第2页
《匆匆》教学设计(简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匆匆》教学设计(简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匆匆》教学设计(简案)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写与1922年3月28日。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五四”新文学的创业者之一。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匆匆》这篇课文,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时间的来去匆匆,教育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让时光匆匆流失。学情分析:在初读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的日子匆匆而逝/带着这个问题

2、,通过读,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教学目的:1、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流去。2、学会本课的生字。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匆匆”是形容什么的?(急急忙忙的样子。)不仅人会“匆匆”,时间也回“匆匆”。而且是一去不复返。时间到底到那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朱自清的《匆匆》,对作者进行简介。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3/31、读课文,作者在这篇文章

3、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它到那里去了呢?)2、按作者叙述的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三、理解课文内容。1、出示问题“作者提出一个问题,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哪儿去了?”学生讨论,交流。2、作者用燕子去了再来,杨柳枯了再青,桃花谢了再开,是要说明什么?(说明这些事物有去有来)3、紧接着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这里的“日子”代表的是什么?(时间)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什么?(时间)4、指导朗读这部分内容。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回答前面的问题时,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溜走了。正如作者所说“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请同学们分析作者讲

4、这句话的意思。5、让学生讨论、交流。如果你理解了这句话,那么老师这里还有这么一句话,请你们再来分析一下:出示“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让同学分小组讨论。(时间悄悄地溜走,再也没有了。)6、为什么“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呢?(为时间的失去急得出汗,为时间一去不复返而流泪)7、究竟时间是怎样溜走的呢?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呢?8、指导朗读这部分内容。四、巩固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认真学习,你现在对时间有了一个怎样的新认识?作者又是怎样看的呢?1、作者对过去的日子作了形象的比喻,“如轻烟”说明无影无踪;“如薄雾

5、”说明很快消失。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是什么意思?3/33、而“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你又是怎么理解的?4、指导朗读。5、是呀,时间这么的宝贵,我们真不应该让它白白地浪费啊!所以作者再次提醒我们。齐读最后一小节。二、总结课文。1、时间是怎样匆匆溜走的?2、人的一生应该怎样的度过?3、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三、巩固练习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一去不复返时间来去匆匆要珍惜留下痕迹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