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对出口导向模式的分析与思考.doc

[精品]对出口导向模式的分析与思考.doc

ID:49405770

大小:8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1

[精品]对出口导向模式的分析与思考.doc_第1页
[精品]对出口导向模式的分析与思考.doc_第2页
[精品]对出口导向模式的分析与思考.doc_第3页
[精品]对出口导向模式的分析与思考.doc_第4页
[精品]对出口导向模式的分析与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对出口导向模式的分析与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出口导向模式的分析与思考【复印期号】200507【作考】侯铁珊/李小红【正文】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实现了经济腾飞,从而使“外贸发动理论”一度流行。大多数国家在这种情况下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了“出口导向发展模式”,期望以外贸出口拉动本国经济增长。笔者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这种发展模式作一帝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全面实施出口导向模式提出质疑。一、出口导向模式的理论综述出口导向模式,有时也称为出口替代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以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品的出口,以出口为龙头来带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相对于实施进口替代模式的内向型经济而言,采取这种

2、模式的国家或地区被称为外向型经济。(一)出口导向模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衡量出口导向模式的标准是能否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有区别,国内外学考有着很多的争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二者存在区别:经济增长是数量意义上的增长,而经济发展是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转换和提升。从经济增长的角度來看,出口对一国经济增长确实存在积极的拉动作用。习惯上把一国经济发展归属于两种形态,一种是需求约朿型经济,一种是供给约朿型经济。下血针对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分析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国经济处于需求约束状态,是指其存在人量的闲置资源和过

3、剩的供给能力,总需求相对于总供给不足。此时总供给线可近似看成水平直线(如图1所示),要想获得经济增长,必须刺激总需求,扩大总产岀。山恒等式“总需求二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可知,岀口的增长导致总需求的增加,而总需求的增加可通过对外贸易乘数,使总产出数倍于出口的增加。图1中总需求由【)[1]移至I)[2],总产出由Y[l]扩至Y[2]o附图图1需求约朿型经济Fig.1TheEconomyofRestrainedDemand当一国资源短缺,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时,经济处于供给约朿状态。此时总供给线可近似为垂自线。在该经济状态卜,相对于较低的供给能力而言,总

4、需求处于较高水平,所以在无资源和供给过剩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总产出的变动,而是引起价格水平的大幅度波动(如图2所示)。国民产出的提高依赖于供给能力的改善。如图2,若将供给线由AS[1]移至AS[2],则国民产出由Y[l]增至Y⑵,价格水平略有下降。因此,若进口国内短缺的商品可增强国内生产能力,抑制国内物价上涨。此时的出口是为图2供给约朿型经济Fig・2TheEconomyofRestrainedSupply从上面两个模型可知,出口在数量上对一国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只是在不同类型经济形势下,出口的目的有所不同。国内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普遍认为我国经济在1997

5、年以前是供给约朿型经济,1997年以后才逐步转为需求约朿型经济。这为我国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方法:刺激总需求,通过乘数效应使国民产出数倍增长。出口无疑是扩大总需求的一种方法。国内外许多学考对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做了许多的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中看到,对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最终贡献率的计算虽然有很多不同的结果,但计算结果值均为正,也即实证研究表明出口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这为出口导向战略提供了实证支持。出口贸易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仅表现在其支持GDP增长上,更璽要的是其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的动态影响。规范的理论研究在这方ifli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如杰罗徳•迈耶将对外贸易

6、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归纳为三类:一是扩大山场范I韦I,引致和捉高生产率;二是增加储蓄和资本积累;三是通过灌输需求和新的嗜好,转移技术、丁•艺和企业家精神所带来的教育效应。但是,出口对一国经济也产生一系列不确定的影响,特別是在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显得后劲不足。(-)出口导向模式的缺陷1岀口导向模式的理论缺陷传统“岀口导向”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成本学说。该学说的核心内容是,齐国应按照乞口牛产要索禀赋的比较优势从事生产,并通过对外贸易获得各自的比较利益。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虽然很好的解释了各国对外贸易的起因,但其在说明

7、发展屮国家现实问题方ifli却有很大局限性。第一,这个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和假设没有一个是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的。—•般认为,其明确或隐含的条件和假设有以下6个:(1)各国间所冇生产资源在数量上是固定的,在质量上是不变的,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不存在流动性。(2)各国生产技术是周定的或相似的,可以自山获取。(3)各类要素山场和产品山场是完全竞争的。(4)政府在国际关系中不起作用,从而国际山场价格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5)各国贸易总额是平衡的。(6)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或周定,且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似[1]。以上条件假设与发展屮国家的现状极不相符。因此,比较

8、成本学说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