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doc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doc

ID:49466332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2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建议■■■1=3;(一)把握教学主线,渗透学科方法明确本章内容呈现的两条线索线索一:金属活动性顺序。课本第一节先呈现不同的金属单质与相同的非金属单质、与酸或水、与碱的反应中,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反应产物随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差异而存在差异的内容。课本46页的“思考与交流"中的几个问题其实就是本章的一个线索。先通过个别的反应了解某些金属单质的某些性质,然后提升到金属具有哪些共性,最后提升到是金属的结构决定了金属的这些性质。这个“思考与交流''将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思路告诉给学

2、生,从个别物质的性质出发,总结出该类物质的性质,再从性质出发探讨该类物质的结构特点,即结构决定性质。第二节按钠、铝、铁顺序安排元素化合物的学习,由于金属元素的结构不同,故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也不同。是上升了一个层次,结构不同性质肯定不同,但是主要体现在那些性质呢?其实就是要求学生通过结构去探索性质。线索二:运用分类的思想,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类別性质。本章将整个金属作为研究对象,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进行横向分类。课本第二章物质的分类(25页)将学生初中所学的元素化合物分成了单质、化合物等,再通过对各种分

3、类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各种分类的通性,以及个别物质的特性,再从特殊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差异,从而得出结构决定性质。本章的“结构决定性质''也是为下一章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作铺垫,掌握这个规律学生才能够更好的形成知识网络。(二)注意学生已有知识的衔接本章的学习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初中知识、生活常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分类、各类物质的通性、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指导本章的学习。1.注意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例1:课本46页思考与交流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

4、学反应?2.图3・2是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的一些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3.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他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这段思考与交流作为本章的引入很好的衔接了初中与高中知识,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化学中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有关知识,通过对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的引入,从学生最熟悉的儿幅实验图开始,然后归纳出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再从原子结构分析(最外层电子数少,易失电子),得出与化学性质的关系(金属单质具有

5、还原性,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第3点在分析钠、镁、铝原子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复习了金属具有较强活泼性的通性,从而突出了“结构决定性质S例2:课本55页思考与交流1.氧化钠与水发生反应和氧化钙与水反应类似,请你写出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例3:课本64页学与问1.初中曾经学过有关合金的一些知识,你还记得什么是合金吗?合金有哪些优良的性能?又如:在教学中,可复习初中对氧化物的分类,如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进-步介绍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定义,为更好的理解两性氧化物的定义作好铺垫。这些都是与

6、初中知识的回顾,可以成为新知识很好的切入点。2.注意与第一、二章知识的衔接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化学学科索养。例如: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代表了反应的实质,在学习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时,可训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金属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多为氧化还原反应,可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理论分析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例1:课本56页科学探究(3)Na2CO3和NaHCO3还有很多其他性质,如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等。请写出他们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课本要求

7、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这些反应,其目的就是说明NazCOs和NaHCO3的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主要在于CO32-WHCO3一的区别,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又如课本58页课本AI2O3、A1(OH)3与酸和强碱的反应方程式是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的,实际上就是将H+与代表了强酸和强碱,这是第二章离子反应中,离子反应可以代替一类反应的实际运用。铁的化合物中课本也都将化学方程式写成离子方程式,也是将第三章中的具体反应作为第一、二章的知识索材加以运用。在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课本49页从金属原子的结构出发分析了金属单质的还原性

8、,学习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时,要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去分析金属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课本61页FJ+和Fe?+的转化可以联系氧化还原反应去分析。Fe?+转化为Fe*时需要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寻找合适的氧化剂能够将Fe?+转化为FiS再从不引入新的杂质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氧化剂(这里需要在第二章的教学中将常见的氧化剂如:02、Cl?、比02等告诉学生)。同样,将FJ+转化为Fc”时,也可以让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