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生物《糖类》课件2.ppt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生物《糖类》课件2.ppt

ID:49497626

大小:14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2-26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生物《糖类》课件2.ppt_第1页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生物《糖类》课件2.ppt_第2页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生物《糖类》课件2.ppt_第3页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生物《糖类》课件2.ppt_第4页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生物《糖类》课件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生物《糖类》课件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碳原子之间可以单键相结合,也可以双键或三键相结合,形成不同长度的链状、分支链状或环状结构,这些结构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碳骨架的结构排列、长短、以及与碳骨架相连接的原子团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二.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单糖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蛋白质核酸单体多聚体脱水缩合三、细胞中的糖类1.元素组成:只有C、H、O三种元素单糖、二糖、多糖(优—P9—表)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糖蛋白——?P182.分类:3.主要功能:三、细胞中的糖类4.鉴定生物组织中的淀粉和还原糖:基本原理:相应的颜色反应淀粉+碘→溶液变蓝色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单糖、麦芽糖、乳糖蔗糖

2、、多糖是非还原糖[方法步骤]P183mL淀粉 溶液3mL蔗糖溶液2、ABAB1、取2支相同的试管并分别编号为A、B1滴碘液3、AB1滴碘液4、观察并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4、观察并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3mL淀粉溶液+1mL蒸馏水3mL蔗糖溶液+1mL蒸馏水2、CDCD1、取3支相同的试管并分别编号CDE2mL斐林试剂隔水加热3、CD3mL淀粉溶液+1mL稀唾液EEE2mL斐林试剂隔水加热2mL斐林试剂隔水加热[方法步骤]P18三、细胞中的糖类4.鉴定生物组织中的淀粉和还原糖:取材要求:相应物质含量高无色或近于无色材料处理:切片、研磨过滤等斐林试剂的使用:斐林试剂:主要由斐林试剂甲液(0.

3、1g/mL的NaOH溶液)和斐林试剂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混合配制而成斐林试剂使用时,先等体积混合甲、乙两液,而后立即使用,反应需要加热。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反应的实质是新配制的Cu(OH)2液悬混浊液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CuO2沉淀,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