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孔子.ppt

因材施教的孔子.ppt

ID:49497891

大小:280.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2-26

因材施教的孔子.ppt_第1页
因材施教的孔子.ppt_第2页
因材施教的孔子.ppt_第3页
因材施教的孔子.ppt_第4页
因材施教的孔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因材施教的孔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因材施教的孔子導讀者王玲人之差異完全在於教育之差異,每人之才能德行都是他的教育之結果。人是生而愚昧的,但不是愚蠢的,其所以愚蠢,乃在於教育。(羅素西洋哲學史第三卷第二篇第二十一章)孔子首開私人講學之風,並開啟平民教育之先河。弟子三千,而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孔子的教育宗旨有教無類1《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子曰:「有教無類。」孔門富如冉有、子貢,貧如顏淵、原思,孟懿子為魯之貴族,子路為卞之野人,曾參之魯,高柴之愚,皆為高第弟子。故東郭惠子有「夫子之門何其雜」之疑。《論語.述而篇第七》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古者學術在

2、官,事師必須宦學,入官乃能學藝,私家講學之風,自孔子開之。《論語.述而篇第七》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此章孔子對互鄉童子,不追問其已往,不逆揣其將來,只就其當前求見之心而許之以教誨,較之自行束脩以上章,更見孔門教育精神之偉大。孔子的教育精神(1)誨人不倦《論語.述而篇第七》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道與天行之合一,即在此不厭不倦上,是即仁知之極。

3、四時行,百物生,此為天德。然行亦不已,生亦不已,行與生皆健而向前。故知聖與仁其名,為之不厭誨人不倦是其實。孔子辭其名,居其實,雖屬謙詞,亦是教人最真實話。()無隱1《論語.述而篇第七》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提醒學者勿儘在言語上求高遠,當從行事上求真實,有真實始有高遠。而孔子之身與道合,行與學化,其平日之ㄧ舉一動,篤實光輝,表裡一體,既非言辨思議所能盡,而言辨思議亦無以超其外。此孔子之學,所以為聖學。孔子曰:「默而識之」,其義可思矣。教育的方法(1)分別資質1《論語.雍也篇第六》1

4、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道有高下,人之智慧學養有深淺,善導人者,必因才而篤之。()注重啟發1《論語.子罕篇第九》1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矣。」孔子之教,依學者之所已至而循序誘進之。此孔門教法最大綱領。顏子舉此以言孔子之教可謂切當深透之至。文,猶孔門四科之言文學,禮,指人生實踐。《論語.子罕篇第九》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

5、不改,吾末如之何也矣。」法,法則義;語,告誡義。巽,恭順義;與,許與義。繹,尋繹義。本章見教在人而學在己。人縱善教,己不善學,則教者亦無如之何。「孔子對學生特質的了解」「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論語.先進篇第十一》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論語.公冶長篇第五》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

6、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論語.先進篇第十一》1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表現出孔子因材施教的一面。冉求姿性懦弱,見義不前;子路性勇敢前,常若一人可兼兩人之為。《論語.公冶長篇第五》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

7、,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雍也篇第六》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果:有決斷。達:通達。藝:多才能。孔子因材設教,故能因材致用。《論語.先進篇第十一》1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孔子對學生性格的掌握。誾誾如:中正貌。行行如:剛強貌。侃侃如:和樂貌。在此也預言了子路將不得天年,

8、即因其剛強性格所致。《論語.先進篇第十一》1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