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理及应用.doc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理及应用.doc

ID:49536033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2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理及应用.doc_第1页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理及应用.doc_第2页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理及应用.doc_第3页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理及应用.doc_第4页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理及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理及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理及应用(1)过氧化物酶染色的原理和临床意义(POX)[原理] 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中含有的过氧化物酶能将底物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新生态氧,它将四甲基联苯胺氧化为蓝色联苯胺。后者进一步变成黑色化合物,沉积于胞质内。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1.粒细胞系---原粒大多数呈阴性反应,有点渴出现少量蓝黑色颗粒。自早幼粒致成熟中性郡城阳性反应,细胞月成熟,阳性越强。中性分叶核强阳性,嗜酸性粒细胞阳性反应最强,其阳性颗粒比中性粗大,有折光性。定位于胞质内。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反应。2.单核细胞系-原始单核呈阴性反应,幼稚单核及单核呈弱阳性,阳性颗粒少而

2、细小,均匀分布,有时也可呈阴性反应。3.红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巨核细胞系、浆细胞系---均呈阴性。有的巨噬细胞可呈阳性。(2)过碘酸-雪夫染色的原理和临床意义(PAS)[原理] 过碘酸-雪夫又称糖原染色。胞浆内存在的糖原或多糖类物质(如黏多糖、黏蛋白、糖蛋白、糖酯等)中的乙二醇基经过碘酸氧化,转变为二醛基,与雪夫试剂中的无色品红结合,形成紫红色化合物而沉积于胞浆中糖原类物质所存在的部位。该反应称为过碘酸-雪夫(PAS)阳性反应。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1.粒细胞系-----原粒细胞多呈阴性,至早幼粒至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呈阳性反应,并随细胞熟,阳性反应的强度逐

3、渐增强。嗜酸粒细胞本身不着色,而颗粒之间的胞浆呈红色,嗜碱粒细胞为阳性反应,阳性物质为大小不一的紫红色颗粒。2.单核细胞系---原单位阴性,幼单为(+)阳性反应,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3.淋巴细胞系---大多数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少数淋巴细胞可为(+)阳性反应。4.红细胞系----红细胞系的各个阶段皆呈阴性反应。5.巨核细胞系--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呈弥散性和粗大颗粒状强阳性反应。6.其他----浆细胞呈阴性反应,少数呈较弱阳性。巨噬细胞可呈阳性反应。均定位于胞质内。1[临床意义]1)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 红白血病的幼红细胞PAS染色多呈阳性反

4、应,阳性率高,反应强;成熟红细胞有时亦可为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原、幼淋巴细胞PAS染色多为红色颗粒或块状阳性反应;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原粒细胞呈阴性或胞质呈弥漫淡色阳性反应;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异常早幼粒细胞的PAS染色为阳性反应;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原、幼单核细胞PAS染色阳性反应呈弥漫分布的红色细颗粒,巨核细胞白血病原巨核细胞PAS染色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表现为红色颗粒或块状。2)各类贫血的鉴别 MDS、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曾称地中海贫血)的幼红细胞PAS染色多为阴性反应,有时可出现阳性反应;巨幼红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再障的幼红细

5、胞PAS染色为阴性。3)其他细胞类型的鉴别 戈谢细胞呈强阳性反应;尼曼-匹克细胞PAS染色为弱阳性,空泡中心阴性。非霍奇金淋巴细胞PAS染色呈阳性反应;R-S细胞则为弱阳性或阴性反应。骨髓内转移的腺癌细胞PAS染色呈强阳性反应,表现为红色颗粒或块状。(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的原理和临床意义(偶氮耦联法)(NAP)[原理] 中性粒细胞内碱性磷酸酶在pH9.4-9.6时,能水解磷酸萘酚钠,释放出磷酸与萘酚,再以重氮盐与萘酚耦联成不溶性有色沉淀于胞质内酶所存在的部位。阳性—(+)1分:胞质见浅红色,无颗粒或有少量细小颗粒但小于胞质1/4面积。(++)2分

6、:胞质见红色,有较粗红色颗粒但小于胞质1/2面积。(+++)3分:胞质见粗大红色颗粒,可达胞质面积3/4以上。(++++)4分:胞质见粗大深红色颗粒,达胞质全部面积甚至可掩盖于胞核上。2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1.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细胞,除巨噬细胞可呈阳性反应外,其他细胞均呈阴性反应。2.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的计算100(包括分叶核和杆状核粒细胞),参考值为7-51。[临床意义]生理变化:①新生儿高,老年低;②应激状态可增高;③月经前期高,行经后降低;④妊娠后逐月增高NAP积分增高:1.细菌感染,凡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活力显著升高;病毒感

7、染无明显变化。鉴别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感染。2.慢粒NAP积分明显减低,常为“0”,缓解时上升。类白血病,由化浓性球菌引起的类白反应,NAP活力明显升高。鉴别慢粒和类白血病反应及观察慢粒疗效。3.急性粒细胞白血病NAP减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见NAP中度增加,鉴别急粒和急淋。4.急单减低。5.再生障碍性贫血,NAP活力持续增加,经治疗缓解时可有下降趋势。对再障的诊断疗效观察和估计病情均有一定意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NAP减低,可鉴别PNH和再障。6.真性红细胞增多症,NAP活力持续增加,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NAP无明显变化,鉴别真红和继发红细胞增多症

8、。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NPA减低。8.红白血病NAP减低,镰形细胞型贫血,家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