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数和小枣树.doc

小柳数和小枣树.doc

ID:49709339

大小:1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3

小柳数和小枣树.doc_第1页
小柳数和小枣树.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柳数和小枣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  设计理念: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阅读课文。文中的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所长,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所在。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在情景中识字。教学中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并利用多种方法使识字环节做到循序渐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朗读中的独特感受。教学时利用讨论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分角色读,培养学生朗读兴趣,在读中悟情悟理。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尽情的说,,又培

2、养了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认识“枣、浅”等8个字,会写“怎、思”等10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地性格特点,并能用不同地语气表现小柳树和小枣树地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尺有多长、寸有所短”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能用不同地语气表现小柳树和小枣树地性格。  教学难点:  懂得“尺有多长、寸有所短”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趣揭题  1.(

3、多媒体课件演示)师:在一座安静的小院里,生长着两棵可爱的小树,一棵是小柳树,一棵是小枣树。四季交替,在这两棵小树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那让我们赶紧把书翻到15课,一起去读读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的故事吧!  2.教师板书课题(15.小柳树和小枣树);全班齐声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先用笔划下来,然后请书下的树叶姐姐帮帮忙,或者请教小组中的学习小伙伴。(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生字。  师:通过自己以及同组小伙伴的朗读,你认为哪些字音特别容易读错,要特别提醒小伙伴们注意呢?(学生

4、互相提醒难读字音,多媒体随机出示)  (多媒体课件演示)师:瞧!小枣树上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只要我们能正确读出枣子中的词语,我们就能品尝到这又香又甜的枣子,谁愿意来试试呢?  ⑴学生自由练读词语。  ⑵个人开火车朗读词语,教师随机重点指导。  ⑶(词语去拼音)师:词语宝宝脱去了拼音的帽子,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学生小组开火车赛读词语)。  ⑷全班齐读词语。  5.师:让我们把枣子中的词语宝宝送回家一起读读课文吧!  三、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师:仔细观察院子里的小柳树和小枣树,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它们俩的样子?(学生自由练说)  2.师:请同学再次读

5、读课文,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划下课文中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句子,并试着多读几遍,读完后还可以和小组中的小伙伴交流你读后的感受。  ⑴学生自读自划。  ⑵学生交流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的句子(多媒体随机出示句子);学生朗读,并交流朗读后的感受;(从中体会小柳树的漂亮,小枣树的质朴);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⑶男女生赛读。  3.师:小柳树美丽婀娜,小枣树简单质朴,初读课文后,你喜欢小枣树还是小柳树呢?为什么?  ⑴学生自由说自己读后的感受(小柳树很骄傲,只看见自己的长处,小枣树很谦虚,能够看见别人的长处)。  ⑵师:让我们在小组中与小伙伴一起合作读读课文,用横线划出能表现小柳树得意和

6、骄傲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能表现小枣树谦虚的句子。(学生合作小组自读自学课文)  ⑶学生交流谈感受(多媒体随机出示句子),教师利用评价指导朗读。  ⑷男女生赛读  4.(多媒体出示)“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⑴指名朗读  ⑵师:如果你是这棵小柳树,此时你会想到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  5.学生带头饰配乐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升,总结课文  1.学了课文以后,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说)  2.此时的你想对小柳树和小枣树说些什么呢?(并鼓励学生把说的用笔写在书边)  3.教师总结课文。师:“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要学习小枣树,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

7、和优点。并努力做到“取长补短”,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