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docx

ID:49718375

大小:18.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3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docx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docx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docx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docx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3.体会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4.树立为祖国繁荣而刻苦学习的伟大理想。【教学重点】1.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精神。【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内容一、导入课题1.师出示周恩来的图片,引导生认识人物。1.介绍周恩来:周恩来(1898—1976),江苏淮安人,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2、、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一、预习检测1.师出示生字,指名生读。崛范魏晰效淮惑斥2.师指正,生齐读。3.师出示会写的字笔顺笔画,对易错字进行提示,生写一写。二、整体感知1.生读课文,圈画出不懂的字词,边读边想一想:【设计意图】运用批注法阅读课文,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1)课文分别讲了几件事?(立志读书;对“中华不振”疑惑不解;目睹不幸)(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谁在何时提出来的?(少年周恩来在课堂回答魏校长时提出来的)(3)是什么让他有了这样的想法?(目睹中国人在租界里受

3、洋人欺负)(4)如何划分段落。第一部分(1—10):写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部分(11—14):初次听闻“中华不振”四个字。第三部分(15—17):目睹惨剧,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1.生自己思考问题,在文中找出答案。2.师利用事情发生的时间引导生理清课文结构。3.生汇报答案,师订正并揭示答案。一、课堂小结师:由于历史背景不同,你们可能对于周恩来恳切的心情一时了解不了,下节课上,我们将继续探究伟人的志向,感受伟人的崇高志向。第二课时内容一、温故知新1.师听写词语,检查生课后巩固情况。2.师引导生读出课题,读出铿锵有力、

4、坚定的语气。二、研读课文1.生读第一部分,师提出问题:周恩来与别的同学读书的目标有什么不同呢?老师有什么不同表现?(同学们想到的都是为自己,而周恩来想的却是一心为国,振兴中华。老师听完周恩来的话为之一振。)2.师: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大的抱负和胸怀,怎能不让人为之一振?1.师:周恩来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书与中华之崛起有什么关系呢?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孩子们在昨天的学习中,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感受和体会,那就请同学们一起讨论讨论吧!2.生汇报成果。(中华不振)3.师:“中华不振”这句让伯父很痛心而无耐的回答,让周恩来产生了

5、一连串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疑惑不解,现在让我们跟随周恩来的脚步,一同去租界探个究竟吧!4.生读第三部分内容。画下感受最深刻的词或句子。5.生交流汇报:租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1)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2)围观的中国人都握紧拳头……谁又敢怎么样呢?(3)(通过在租界中国人的表现引导生感悟“中华不振”的含义。)6.引导生说说周恩来在租界的所见所闻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7.师出示如今国家的图片,感受中国蓬勃的生命力。【设计意图】感受国家的富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一、课文主旨本文主要讲述了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

6、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二、学习写作方法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本文先写周恩来少年立下的志向,再说立下志向的原因,不仅造成悬念,还引人入胜,同时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一、推荐阅读《芦花荡》《最后一课》【板书设计】有的人为家父为什么而读书为明理为光耀门楣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闻——中华不振见——中国人被欺负敢怒不敢言【教学反思】本次

7、教学以老师的引导为主,让学生理解少年周恩来的志向,抓住“中华不振”,再结合典型事件让学生感悟到周恩来当时内心的愤怒和立下志向的原因。同时也联系现实,激发起学生报效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之情。本次教学只抓住了内容重点去讲解,却忽视了内容结构,没有把倒叙的方法给他们讲解透彻,需要在教学中给他们明确这个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