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简析.doc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简析.doc

ID:49739284

大小:5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04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简析.doc_第1页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简析.doc_第2页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简析.doc_第3页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简析.doc_第4页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简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简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时间:2009、地点:二年段办公室出席人:年段语文老师主讲人:施淑英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识字4”选了三组成语,这些成语与本组课文内容有一定联系。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童话故事《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酸的和甜的》,让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做事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动脑的道理。 教学

2、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识字4“识字4”有三组成语。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建议:1、成语理解建议:①分组教学,抓住重点。如:第一组可以抓住一个词语突破,其余就迎刃而解了。②抓住联系,词文整合。如:先学寓言故事《坐井观天》,再随机进行“管中

3、窥豹”、“一叶障目”等词语的教学。2、实践活动①读成语故事,了解一下这些成语的来历,积累几个喜欢的成语②搜集成语,进行成语接龙比赛吧!要求:后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必须和前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相同或读音相同。瓜熟蒂落—落花流水—水到渠成—      —      坐井观天—天经地义—      —      —  一叶障目—      —      —      —13坐井观天《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

4、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课文比较短,生字也较少,故事学生也较熟悉,应侧重学生自由阅读。教学建议:1、朗读感悟第三次对话:课文的第三次对话中,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但我觉得他们笑的不一样。小鸟笑了,他想:青蛙笑了,他想:2、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试着写写《青蛙跳出井口以后》,写好后和小伙伴交流一下,并把这个故事和续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3、动手实验:把一张纸卷成圆筒,看看从圆筒里能看到什么。14、我要的是葫芦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是学生可能会

5、质疑的问题。因此,教学时,可以以此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因此,可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1、生字的出示与感知。  (1)出示课题,认识“葫、芦”二字,告诉学生“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2)观察课文插图,认识“藤”字。  (3)观察课文插图中的人物,出示“哇”、“盯”。2、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  (一)看图  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看看有

6、什么不一样?  (二)说话  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三)读文  1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请赶快读课文找答案。  2找到了吗,请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让学生自由说)  3请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                      。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                       。  4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

7、你喜欢谁,为什么?  (四)想象  1出示图二。让学生想象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出示图一。让学生补画出葫芦长大后的图画,再把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后面可能还有什么话没说出来?我来帮他说一说。2、实践活动:①在课外找几个成语送给这个种葫芦的人。②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题想像说话。小葫芦慢慢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那个人……小葫芦慢慢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邻居看见了……第二年,那个人有种了一棵葫芦,葫芦又生了虫子……15小柳树和小枣树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所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