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的困惑与思考.doc

思想品德教学的困惑与思考.doc

ID:49741549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4

思想品德教学的困惑与思考.doc_第1页
思想品德教学的困惑与思考.doc_第2页
思想品德教学的困惑与思考.doc_第3页
思想品德教学的困惑与思考.doc_第4页
思想品德教学的困惑与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教学的困惑与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在思想品徳新教材整合自然,融心理、健康、道徳、法律、国情于一体,以学生成长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支撑,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要求学生形成尊重、关爱、责任的基本价值冃标。教材贴近学生,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参与、思考和践行。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关注人,关心学生的核心理念。所以新教材极易为学生所接受,学生对教材屮提出的问题也颇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容易调动起來。同时教师也感到,教材给教师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个问题穿新鞋走老路新教材以图片、故事、心理测试等形式引入,创设学习情景,展开学习内容,为学生的思维

2、空间提供了平台。可是好多老师不适应新程课的要求,延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两支粉笔一张嘴,天南地北任我吹,不关注学生,不关注教材,不关注课标,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结果可想而知。从教学活动分析有如下弊端:1、课堂教学是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单调乏味的理性活动,缺失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缺失应有的人文关怀。2、崇尚“教师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明明白白”的教学境界,使学生缺失应有的学习过程一一存疑、选择、批判、探索、想象、创造。3、学生课堂自主活动整体缺失一一学习内容的强制性、认知活动的受动性、思维过程的依赖性、课堂交往的单向性。4、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为接受学习,普遍缺失体验性学习方

3、式和研究性学习方式。5、教学活动缺失支持创新学习的心理卫生环境一一宽松、愉悦、民主、和谐及高评价、高激励。(3)关于传统教学的弊端可作如下描述性评价:在这种传统教学中,我们只看到功利的浮躁而看不到精神的升华;只看到知识的积淀而看不到对探索的渴望;只看到记忆与理解而看不到质疑与批判;只看到按成人对世界的理解被强行塑造而看不到创新潜质火花受精心呵护;只看到“学会”的成果而看不到“会学”的收获、“乐学”的体验。(4)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以下视角可提供有益的启示:不在于学校安排了多少课程,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教师讲授了多少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能否提出更

4、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的教法如何精益求精,而在于学生课堂中是否有主动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学生接受和记忆了课本中多少内容,而在于他们有多少质疑和反思。不在于课后布置了多少作业,而在于孩子们课外能否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心灵的空间。不在于学科考试得了多少分,而在于孩子们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信心。不在于孩子们有多少琴棋诗画的艺术特长,而在于他们是否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真善美的渴望。不在于教室悬挂了多少名人名言的条幅,而在于学生们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人和事有多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在对课堂教学的探讨过程中,我读到不少名家的论述,这些论述对我们认识真正有意义的课堂很有帮助,现将这些论述推荐

5、给同行,应能产生积极的效果。顾泠沅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际过程,用两三个指标来评价无比复杂的课堂是非常困难的,他认为叙事式研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形式化和教条化是窒息新课程改革的两大杀手,片面追求教学手段的形式(如多媒体,合作学习,实践性体验等)而不考虑是否需要运用和运用是否合理。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要淡化公开课,提倡研讨课,而研讨课应该是真实的、不刻意粉饰的、值得反思的、有待研究的课。叶教授说:“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张民生教授认为:那些脱离日常水平和条件的教学课例,作为研究课还可以,作为示

6、范课就不能提倡,没有推广可能性的公开课是没有价值的课的”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一、来自教材设计的困惑:1、教材突出了活动化的参与,但有些知识重点在行文表述上不太明确,有的重点甚至放到了相关链接中,导致学生不能很好总结把握知识重点。如,下册第五课《人生难免有挫折》一框中,P61造成挫折的原因无非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但教材在行文表述上比较笼统,条理也不太清晰。又如,上册第八课《身边的诱惑》中赌博的危害;《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屮战胜诱惑的正确方法;这些与学生关联密切,影响较大的知识点,应放在正文中以突出重点所在,而教材却放到相关链接资料中,似乎淡化了这些重点,导致在教学中重点把

7、握不太好。2、教材的开放性拓展了学生的活动空间,但缺少知识上下联接的紧凑感。如上册第九课《身边的侵害和保护》一框中,P29在讲到青少年面对身边的侵害必须加强自己的保护,而教材接下来不是具体的方法指导,而是抽象的理论说教,具体如何保护自己却放到第二框后面,显得知识点过于散。3、个别辅助材料的设计对农村学生而言,不太容易接受。如下册第七课《法不可违》导入新课所设计的插图材料:小勤捡废品赚钱买校服,结果误捡了建筑工地的铁卡子,被送到派出所,这不是丢不丢面子的问题,对初一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