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积液检验.ppt

浆膜腔积液检验.ppt

ID:49964912

大小:428.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3-05

浆膜腔积液检验.ppt_第1页
浆膜腔积液检验.ppt_第2页
浆膜腔积液检验.ppt_第3页
浆膜腔积液检验.ppt_第4页
浆膜腔积液检验.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浆膜腔积液检验.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浆膜腔积液: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大量液体积蓄形成浆膜腔积液。根据部位不同而分为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关节腔积液。根据产生原因及性质不同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漏出液:通过毛细血管滤出,并在组织间隙或浆膜腔内积聚的非炎症性组织液,多为双侧性。产生原因及机制:1.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增高。2.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3.淋巴回流受阻。4.钠水潴留。渗出液:为炎症性积液,多为单侧性。是由于微生物毒素、缺氧以及炎症性介质作用,使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以至液体、血液内大分子物质和细胞从血管内渗出至血管外、组织间隙及浆膜腔而

2、形成的积液。原因:细菌感染,肿瘤,结核,淋巴病,类风湿、SLE等。第一节胸腹腔和心包腔积液检查一、标本采集与保存标本采集:由临床医师于无军条件下行穿刺术采集。适应症:1.原因不明的积液。2.需进行诊断或治疗性穿刺标本的采集和保存:理学、细胞学、化学检查各留取2ml,厌氧培养1ml,结核培养10ml。于无菌瓶内及时送检,以妨凝固,细胞变性、细菌破坏。理学和细胞学检查宜用EDTA-K2抗凝。二、理学检查1.量:正常少量,病理情况增多,与病变性质及部位有关。2.颜色:正常为清亮、淡黄色液体。病理情况下有不同颜色变化。

3、1.红色:可由于穿刺损伤、结核、肿瘤等引起。2.白色:脓性或乳白色。3.绿色:绿脓杆菌感染。4.棕色:阿米巴感染。5.黄色或淡黄色:各种原因的黄疸。6.黑色:曲霉菌感染。7.草黄色: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积液。透明度:正常为清晰、透明液体,透明度与所含细胞、细菌、蛋白质程度有关。凝块:正常积液放置后不会出现凝块。渗出液含较多纤维蛋白原和细菌、凝血活酶等易凝固。比容:与积液所含溶质多少有关,用比重计法和折射仪测定。漏出液含细菌蛋白质成分减少,比重<1.015,渗出液含较多的蛋白质、细菌,比重>1.018。三、化学检查标

4、本需要离心后取上清夜进行可同时与血清中某些化学成分一起测定。一、pH漏出液pH>7.4渗出液pH偏低pH偏低见于类风湿、结核、肿瘤、SLE.胸水pH<7.6常见于食道破裂或脓胸。二、蛋白质定量:测定方法与血清蛋白质定量相同。漏出液<2.5g/l渗出液>30g/l三、葡萄糖定量:方法同血清葡萄糖定量。漏出液:稍低于血糖渗出液:明显降低,化脓性低于结核性原因:葡萄糖受细菌或细胞的酵解。四、乳酸铁测定:用于鉴别积液是细菌性感染与非细菌性感染。五、脂类测定:胆固醇、甘油三脂、脂蛋白电泳可鉴别真性与假性乳糜积液。真性与假

5、性乳糜积液的鉴别项目真性乳糜积液   假性乳糜积病因 胸导管阻塞或破裂  各种原因所致慢性积液发作 突发  渐进外观  乳糜样  乳糜样乙醇实验 变清  无变化脂肪含量>4%<2%脂蛋白电泳 乳糜微粒区带清晰  不清晰、缺乏胆固醇   低于血清       高于血清甘油三脂>1.24mmol/l<0.56mmol/l蛋白质>30g/l<30g/l脂肪    大量,苏丹阳性   少量,多脂肪变性细胞胆固醇结晶   无         有细菌      无         有细胞    淋巴细胞高      混合细

6、胞反应六、酶学检查:乳酸脱氢酶(LD):用于鉴别积液性质,漏出液与正常血清相近;渗出液活性升高,示炎症加重,癌性积液中度升高,结核略高。淀粉酶(AMY):胰腺炎或胰腺重创或胰腺癌所致积液中淀粉酶升高可达正常血清十至几十倍。食道穿孔时唾液流入胸腔可致AMY升高,用于早期诊断。容菌酶(LZM):结核积液明显升高,有助于诊断和预后判断。腺苷脱氢酶(ADA):结核性积液时活性明显增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用于结核诊断胸水ACE>30u/l胸水ACE/血清ACD1>1.0碱性磷酸酶(ALP):肠扭转、穿孔时增高。

7、七、 其他1.铁蛋白Ft2.氨3.纤维连接蛋白4.纤维蛋白浆解产物四、免疫学检查C-反应蛋白肿瘤标志物:1.癌胚抗原CEA2.甲胎蛋白AFP3.癌抗原125CA-1254.鳞癌细胞抗原SCCA5.组织多肽抗原TPAr-干扰素r-INF肿瘤坏死因子TNF类风湿因子RF五、显微镜检查一、细胞记数:1.红细胞记数:对鉴别积液性质意义不大2.白细胞记数:记数全部有核细胞,对鉴别积液有一定意义,但不可靠。漏出液<100*10^6/l渗出液500*10^6/l二、有核细胞分类:方法: 标本离心沉淀,涂片,染色后分类漏出液:

8、以淋巴、间皮细胞为主,中性分叶较少渗出液:细胞种类多,各种细胞增加临床意义如下:1.中性分叶核增加:见于化脓性渗出液。结核早期也可见中性分叶增加为主。淋巴细胞增多:示慢性炎症,见于结核、病毒肿瘤结缔组织性疾病等。淋巴细胞有可见核仁及核碎裂象。浆细胞增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病侵润浆膜所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或寄生虫所致,血胸、气胸或多次穿刺、术后、SLE等。间皮细胞增多:主要见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