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教学设计.doc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doc

ID:49990927

大小:1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3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鹬蚌相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片、对比记忆等方法自主学会5个生字。2.理解重点词义,能用“毫不示弱”造句。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能用自己的话把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5.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教学重点: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论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所渗透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利用历史故事导入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秦、楚、韩、魏、

2、赵、燕、齐。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秦王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着机会。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

3、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二、初读课文、练习概括1.试读课题(1)板书“鹬”字,学生书写并数出笔画。(出示“鹬”图片)认识鹬。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2)请学生告诉老师“蚌”字的写法,板书。(出示“蚌”图片)认识蚌。(3)齐读课题。2.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生自己练习朗读。(2)小组间互相读,帮忙指出错处。3.读:提出建议或表扬。4.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设计意图:自主阅读,解决字词

4、,练习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1.指导有感情朗读重点指导:(1)鹬生气了,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干死!”读出鹬生气的语气。(2)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的饿死!”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指名读,男女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3)理解“毫不示弱”的意思,用“毫不示弱”说一句话。(4)比较:“毫”与“豪”的区别,同音字组词联系。2.两人一组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指派代表表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

5、不相让”。(板书:互不相让)有感情地朗读。3.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估计: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不肯互相谦让等)渔夫将鹬和蚌装进网兜,喜滋滋地回家了。被困在网中的鹬和蚌此时会想些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揭示道理:做事要懂得退让,一味相争只会两败俱伤,有时还会让第三者得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如此,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4.回顾历史故事。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5.体会寓言的魅力。师:小故事,

6、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板书:寓言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举例)再读课文体会,注意语气,重点词句的指导。四、创编故事师:“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出示图: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五、选择性作业选择一项适合你的作业:1.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板书设计:鹬蚌相争(互不相让)渔夫得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