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教学设计).doc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doc

ID:57677774

大小:4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8-31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doc_第3页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doc_第4页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鹬蚌相争一、教材分析《鹬蚌相争》是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主体课文《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本单元教材围绕“冲突”这个主题从不同的角度选编了三篇主体课文。《鹬蚌相争》是一篇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文言文的范本,也是使学生清楚地认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词的由来,深入体会“冲突”这一单元主题的很好的载体。《鹬蚌相争》通过简洁的语言,主要讲述了鹬蚌相争,互不相让,最终被渔翁抓走.以"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这篇文言寓言故事只有三句话,层次清楚,语言简洁。文中通过人物动作、语言体现冲突的过程,以最终的结果来警

2、示人们,寥寥数语展示了一则寓意深刻的文言寓言故事。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六年级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具有了一些简单的文言文知识,能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字,如“吾”、“曰”、“弗”等,能理解一些简单的句式,如陈述句“……者”“……也”,疑问句“何如?”但对新出现的文言字词、文言句式需要进一步学习。2、能力水平: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的自学能力,能以已有的知识初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但是要比较准确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需要老师的指导;学生有一定的朗读文言文的基础,但是要真正读好这篇看似简短的文言文、读得有韵味、有情感,还要在课堂上进一步提高;学

3、生能够通过朗读文言文、理解内容,初步感知寓意,但是对寓意的情感体验还要老师进一步的引导。3、情感、态度、价值观:六年级学生对“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含义已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鹬蚌相争”的根本原因,以及如何解决争执还没有深入地思考,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借助这篇简短的文言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加深对“相争”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做事要全盘考虑,不能只顾面前的争执,让第三者得利。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文言文中的生字“鹬”、“曝”“喙”“箝”,朗读文言文要读准字音。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雨、禽、箝,在朗读中感受文言文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朗读文言文的能力。

4、3、通过角色转换,朗读鹬鹬蚌互不相让的争执语言,体会鹬蚌的心理,感受冲突双方只顾眼前利益,而不管身后的危险,理解寓意:做事要全盘考虑,不能只顾面前的争执,让第三者得利。4、比较两则寓言的不同,从而再次深刻体会寓意。拓展寓言故事,让学生喜欢读寓言,体会祖国传统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1.感悟文言文的特点,把文言文读正确、读流利、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韵味。2.通过角色转换,朗读鹬鹬蚌互不相让的争执语言,体会鹬蚌的心理,感受冲突双方只顾眼前利益,而不管身后的危险,理解寓意:做事要全盘考虑,不能只顾面前的争执,让第三者得利。教学难点:认识争执产生的结果,理解

5、寓意:做事要全盘考虑,不能只顾面前的争执,让第三者得利。时间教学环节师生活动一、复习第一课时,体会寓言特点教师行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言寓言《矛与盾》了解了文言寓言的特点,谁来说一说。学生活动:寓言、简练、深刻板书:寓言、简练、深刻教师行为:这节课我们继续体会文言寓言的特点。作为一个小故事,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哪?学生活动:鹬和蚌教师板书鹬和蚌(边写边请同学来讲这个字怎么记忆)教师行为:看图认识,什么是鹬,什么是蚌学生活动:鹬:一种水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常在水边啄食小鱼和贝类。蚌:生活在淡水里的贝类软体动物。有两片椭圆形的外壳,可以开闭在这个故

6、事中主要写了鹬蚌做什么?再板书板书相争教师行为:作者如何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呢?就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走进文言文,品味简练的语言。一、读准文言文。(字音)我们已经有很多学习文言文的经验了,你们来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一片文言文的寓言故事。预设:字音,读正确,字义,读通顺,读懂故事,知寓意,有韵味,教师行为:通过昨天的预习,各小组自读课文,是否能熟练的把文章读下来?1.正音在预习中,你认识了那些字与同学们分享。学生分享:曝(pù)箝(qián)喙(huì)出现原句,读字,读句2.教师行为:这些字大家都认识了,其他的字读得怎样哪?指名读书学生活动:全班读。二、

7、读通文言文。(明白大意)1、师生对读:教师过渡:读懂文言文的方法是什么?1、对照译文来理解2、理解关键词句首先对读译文,再去发现还有一些特别的用法学生行为: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取不出,明天你的嘴取不出,就会有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男女生再对读一遍

8、教师小结:看古文与今天的译文,再次体会文言文的简练。瞧,文言文的意思却用这么长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