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的第一节课1.doc

高一语文的第一节课1.doc

ID:50044625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4

高一语文的第一节课1.doc_第1页
高一语文的第一节课1.doc_第2页
高一语文的第一节课1.doc_第3页
高一语文的第一节课1.doc_第4页
高一语文的第一节课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的第一节课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希望和寄语  我是本班的语文老师,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语文。  我首先祝贺大家开始了新一阶段的学习。新阶段,新起点,一道崭新的起跑线就在我们面前,不管从前,你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是跑得快还是慢,现在大家又都在一个起跑点上了,你可以重新开头,开始起跑。同学牵寂馨桑?  中学阶段,是人生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切不可虚度妄度,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珍惜时光,努力进步。今天,先送给大家一首诗,是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先生写给中学生的,请大家写在笔记上。  题赠中学生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人生的每一步都如逆水行

2、舟,不进则退,学习语文也是如此,来不得半点松懈和马虎,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向前,百折不挠。  下面还有一副对联,大家也可来对对看:上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怎么样,有下联吗?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半句空  是不是好句子?这对联在说明什么道理?这是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写的,做学问的人要耐下心来坐十年板凳,毫无怨言,文章却写得实在,没有半句浮华的空话。教导我们学习要达到何种程度啊!学习是苦的,有时是乏味,但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我们还要努力从学习中寻找到乐趣。  诗和对联大家觉得好读吗?寥寥数语就把很多意思表达了,读起来朗朗上

3、口,会说话的人就说得这么好、这么雅,精练有味,不会说的说起来就不会这么好听:请你坐冷板凳吧,不要写空洞的文章!大家有没有感觉出语文的魅力?语言的魅力?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语文。  二、有关语文学习  在座的有多少同学喜欢语文?恐怕不会太多。喜欢的理由可能大致相同,不喜欢却有各自的理由。最大的原因恐怕是我们还没发现语文的魅力。  你羡慕能说会道的人吧,你羡慕口出成章的人吧,写文章有人如挤牙膏,挤出来的还是劣质牙膏,有人却倚马可待,写出来的文章我们称之为美文、雄文。语文是工具,多重要!将来你要在社会上立足,时时刻刻离不开语文!  除了工

4、具性,语文还有人文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语文,也在学习古今中外的文化,语文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啊,我们与古今中外的人物交流,吸取历代文化精华,丰富我们的思想,充实我们的人生。语文太重要了!语文是有关历史,有关文化,有关社会,有关自然,有关生活,有关人,学好语文,你就能做精神充实内心美好的人!再说语文中的文学作品是艺术的一种,我们能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我们能发现美,领略美,我们的人生也会变得丰富高贵。  那么如何学好语文呢? 3.  作业本要易于保存,三年内形成系统。由于自己有长远安排,所以自己的作业就是最适合自己

5、的个性化的《高三复习材料》。4.永远把《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放在身边,有条件的还可以把《成语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放在书桌里。解放前一位著名学者说:“少抽几包烟,少置几亩田,千万买本好字典,它能随你到天边,保你少丢几次脸。”对我们中学生而言,就不止是少丢几次脸的问题了。5、从高一开始就开始“分类积累”。什么是分类积累?就是按照高中语文结构的几大板块进行积累。可以按照“词语(包括成语)”“文学常识”“文言实词虚词”“佳作精彩段”这四大板块来积累。到了高三,你就会发现功夫不负苦心人,它的威力就显示出来了。(二)   具体的

6、措施和要求1、早读要求:看你们初中的第一册里面就一篇文章《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我们平时写作文时总是感到思维枯竭,才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办法之一就是背书。这是一种积累知识的方法,即使是你当时理解得并不深,但是以后通过你对生活的观察、理解,就会融会贯通。就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我们要有这个思想准备,高中六册基本上所有的诗词文言文都是要背的,即使课本没有要求背的,我们也尽量把它背下来,这也是大有好处的。2、积累 刚才已经提到了积累。在这呢是再做一下具体的安排。   写作素材本:里面可以是平时看

7、到的好词、好句、好段落、好文章,也可以是看电视看新闻看杂志自已感兴趣的写作素材。              知识积累本词语(包括成语)”“文学常识”“文言实词虚词”    3、写习字  咱们说了学语文就是要学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秀丽的方块字,这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基本的语文素养。另外高考的时卷面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作文看卷老师一看哇好漂亮的字,第一印象分就上去了。希望同学们不要等到高三的时再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把字练一练呀。关于基本的要求就先想到这先,以后随时想到了再作安排。怎样学好高中语文?(2008-05-0309:16:3

8、4)转载标签:高考复习指导教育分类:我喜欢的文章一、积累的习惯。我国古代学者十分重视知识积累的作用。战国时期的学者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告诫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宋代的苏轼则主张:“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杂说》)可见积累对语文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