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考复习-----说明文考点指导教学设计.ppt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考复习-----说明文考点指导教学设计.ppt

ID:50105572

大小:281.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3-04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考复习-----说明文考点指导教学设计.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考复习-----说明文考点指导教学设计.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考复习-----说明文考点指导教学设计.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考复习-----说明文考点指导教学设计.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考复习-----说明文考点指导教学设计.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考复习-----说明文考点指导教学设计.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人教版)中考现代文阅读说明文考点指导鄂伦春旗阿里河中学闫华复习目标:1、回顾说明文的相关内容。2、感知中考关于说明文的考试题型。3、探究说明文阅读的考题答题策略。1、快速判断文中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其作用。 2、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及作用。复习重点复习难点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知识点一:1.说明文的概念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文体。知识点一:2.说明文的类型按说明对象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按语言表达效果: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知识点二:说明文的三要素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1.说明对象说明对象是一篇说明文要介绍给读者的人、事、物、理、现象等。考

2、点一: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答题思路:1.看标题2.抓中心句(开头结尾关键段落的总括句、总结句、过渡句),筛选关键词3.划分层次,概括要点考点梳理练习分别指出下列文章的说明对象。1.《中国石拱桥》:2.《看云识天气》:3.《绿色蝈蝈》:中国石拱桥如何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2.说明方法:考点二: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对说明有何作用?考点梳理答题思路:记住答题公式。1、作比较:通过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跟……比较,强调了…。2、列数字(列数据):通过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哪些数字),清晰准确地告诉了我们……3、打比方:通过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

3、了…。4、分类别:通过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把……分成……(哪几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告诉我们…。5、举例子:通过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为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例1.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作用分析:引唐朝的张嘉贞的话有力地说明了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的特点,使说明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例2.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作用分析:这里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作者把人民英雄纪念碑比作顶天立地的巨人,生动形象地说

4、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特征,给读者留下生动、形象的印象。例3.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他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作用分析:这里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松鼠和山鼠的生活习性进行比较,突出了它警觉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4.万人大礼堂里面宽七十六米,深六十米,中部高三十三米,体积达八万六千立方米。作用分析:这里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者用数字具体准确的说明万人大礼堂的宽度、深度、中部高度及体积,突出其“雄伟”的特征,使读者一目了然。例5.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

5、…作用分析: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说明了卷云轻盈洁白的特点。例6.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作用分析:这里使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作者把风沙向人类进攻的方式分为“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然后分别就它们如何向人类进攻及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做具体解说。因而条理清楚地说明了风沙进攻的两种方式。例7.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文书,那些竹简和木片有一百二十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作用分析:这里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者举秦始皇批阅文书用简片之重和东方朔给汉武帝写的文章

6、用简之多为例,具体、真切、有力地说明了简书的笨重和不方便的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答题思路:时间顺序要注意表明时间的词语:如:年代:古→今;季节:春→冬;一天:早→晚……空间顺序要注意表明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如: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答题思路:逻辑顺序(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由浅入深、由果到因或由因到果等)要注意表明主次关系、层递关系、因果关系、总分关系等词语,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等。答题思路:答题思路:记住答题公式。本文使用了()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

7、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例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卢沟(1189年)--›长虹大桥(1961年)2、光辉成就--›首先--›其次--›再其次3、船头坐三人--›东坡--›鲁直--›佛印4、右边、往上、眼前、左右两边、左边、外面、屋顶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