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体教学设计.doc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doc

ID:50144883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4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1.2点、线、面、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猜测和概括等能力,同时渗透转化、划归,变换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重点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重点。难点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是难点。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1激情导学通过观察不同的图片得到结论: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活动2合作探究经过学生

2、的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探索得出:(1)面的分类:平面与曲面;(2)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关系:(静态)面面相交——线,线线相交——点(动态)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活动3启思点拨一讲一练,通过例题,掌握方法活动4差异评价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本节所学内容。通过观看生活现实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善于应用旧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以及交流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流在学习程的过程中的

3、心得体会,不断积累几何图形的经验,教师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下一步的教学。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1】激情导学(放课件)夜空中繁星点点、夜幕中的激光束、笔直的分道线、喷泉的水流、蜿蜒的盘山公路、平静的海面、平整的地面、弯曲的墙面和屋顶……提出问题:几何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对学生的答案作鼓励性评价.通过观看生活现实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活动2】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9,观察图4.1-10,图4.

4、1-11,多媒体展示圆柱,要求学生讨论:(1)它由什么围成的吗?它有几个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条棱?棱与棱相交成几个顶点?(2)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3)线与线相交之处又得到了什么?(4)这两个图形有什么不同?(5)请举出一些平面和曲面的例子。2、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探索得出:(1)面的分类:平面与曲面;(2)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关系:(静态)面面相交——线,线线相交——点3、练习:(1)正方体是由______面围成的,它们都是_________.正方体有__

5、______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_________条边。(2)圆柱是由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在小组讨论中,评价并修正自己的结论.各小组学生公布自己小组讨论后的结论.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总结,教师板书:平面和曲面.进行小组讨论中,综合小组中每个同学意见,得出观察图片发现的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并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在学生交流、发表看法的同时,自己的语言归纳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由师的讲解带动学生的思考,达到师

6、生互动.个面围成的,其中两个面是,一个面是。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条线,它们是。4、阅读课本第120页内容,得出观察图片发现的结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5、多媒体演示:射出去的子弹,扇子展开的形式,圆锥的形成。在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给以必要的指导,然后得出合理的解释.通过观看模型发现结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积累了初步的几何图形知识,为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埋下伏笔.【活动3】启思点拨1、练一练:(1)粉笔盒

7、的形状类似于正方体,它是由个面围成的,这些面都是,有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都有条棱。(2)点动成__,线动成__,面动成___。(3)面与面相交成__,线与线相交成___。2、人在雪地上走,他的脚印形成一条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的数学原理.3.如图,第二行的图形围绕红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一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4、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你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一现象吗?教师展示粉笔盒的模型,让学生通过观看模型作出回答.采取学生口答的形式进行,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

8、学生进行抢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正面评价.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图片.让学生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性.【活动4】差异评价1、这节课,我学会了…我感受最深的是…我想我将会…我还有疑惑的是……2、差异导学稿。学生自我总结,老师加以点评。对课后的习题分不同层次,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有所收获。教师要加以引导,师生之间相互加以完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