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doc

[精品]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doc

ID:50216368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6

[精品]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doc_第1页
[精品]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doc_第2页
[精品]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doc_第3页
[精品]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品]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II、m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II、hi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摘要】冃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II、III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安金性。方法86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9.1%显著高于对照组62.8%(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2、5),且不良反应均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对继续治疗未造成影响。结论在II、III期直肠癌术后治疗中,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关键词】直肠癌;三维适形放疗;卡培他滨直肠癌属于临床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虽然现代社会生活水平及医疗技术不断提高,然而近年来直肠癌的发生率并未降低,反而仍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1]o手术治疗是大多数直肠癌患者的最有效治疗方法,然而癌症晚期患者或术后复发者多需在术后行放疗、化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2]。本院在为II、III期直肠癌术后患者治疗时,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

3、疗,观察组釆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更为显著,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于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晚期直肠癌患者86例,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45.6±3.2)岁;其中腺癌39例,黏液腺癌47例;其中II期27例,III期59例;患者血糖、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Karnofsky评分均〉70分,且预计生存期〉3个月,CTV值为116〜319cm3,平均(192.3±2・8)cm3。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4、组,各4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1.2方法对照组展开三维适形放疗:用负压带对患者体位加以固定,利用CT扫描对盆腔进行定位,传输扫描图像到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中;于CT重建图像之上对肿瘤靶区、临床靶区及计划靶区进行勾画,采取剂量体积直方图对治疗方案加以优化,计划靶区由95%等剂量曲线包括,股骨头接受50Gy照射的体积应〈5%,而50%膀胱照射剂量〈50Gy,50%小肠照射剂量〈20Gy。行常规分隔照射,2Gy/次,1次/d,5次/周,患者共接受放疗26-34次。观察组给予三维

5、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其中三维适形放疗与对照组相同;治疗期间每H给予患者825mg/(m2・d)卡培他滨口服治疗,分为早晚2次口服,连续用药14d后休息7d,21d为1个疗程,患者至少接受2个疗程化疗。1.3疗效判定在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行盆腔CT扫描评价治疗效果:完全缓解:病灶彻底消失且维持吋间不短于28d;部分缓解:肿瘤面积有50%以上缩小,且维持时间不少于28d;稳定:肿瘤而积缩小程度不足50%,或增大程度不超出25%;进展:肿瘤病灶增大程度超出25%,或出现新病灶。以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为治疗总有效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

6、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4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腹泻9例(20.9%),脱发16例(37.2%),口细胞减少9例(20.9%),恶心、呕吐14例(32.6

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腹泻12例(27.9%),脱发18例(41.9%),白细胞减少11例(25.6%),恶心、呕吐17例(39.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为I〜III度,均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未对继续治疗造成影响。3讨论直肠癌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大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其发病与社会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及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直肠息肉亦是诱发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3]o现阶段直肠癌多采用手术治疗,然而晚期直肠癌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不佳,或者部分直肠癌

8、患者在手术后易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因此直肠癌患者术后常需采用放化疗的方式展开治疗。放疗是直肠癌常用辅助治疗方法,可有效灭除恶性肿瘤患者局部残留的微小病灶,从而促使患者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大大降低,以实现提高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