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初中历史七上《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word教案 (2).doc

岳麓初中历史七上《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word教案 (2).doc

ID:50391373

大小:11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8

岳麓初中历史七上《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word教案 (2).doc_第1页
岳麓初中历史七上《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word教案 (2).doc_第2页
岳麓初中历史七上《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word教案 (2).doc_第3页
岳麓初中历史七上《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word教案 (2).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岳麓初中历史七上《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word教案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7课骨文与青铜器项目设计内容备注课题第7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甲骨文的出土、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甲骨文与商朝历史的研究、青铜工艺产生和走向鼎盛的时间、以司母戊鼎为代表的青铜工艺处在世界领先水平、金文。二、能力目标: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的学习,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金文的渊源关系。通过对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青铜器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并通过对这些青铜器上的文饰所表达内涵的想象,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到甲骨文、青铜器是我国先民的创造,是古代中国人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感悟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

2、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增进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从而逐渐形成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重点甲骨文、金文的字体及汉字的演变;司母戊鼎。难点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汉字渊源关系,司母戊鼎是商王权力的象征。教学手段方法本课教学采取启发式、讨论法与自学探究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第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或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测试:请一位同学把写在纸上的十个成语读一读,另几位同学接着把这位同学所说过的成语重复一次,看看能否全说对。通过这项测试,我们发现了什么?(是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在使用文字。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的?我们今天

3、所使用的汉字是由什么演化而来的?所有的这些问题我们会从这节课中找到答案。)生1:上台把老师事先写好的十个成语读一读。生2,生3,生4接着上台接受挑战。文字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激发学生兴趣,了解文字的作用和来源。二、分析教材1.甲骨文播放视频:甲骨文同学们阅读“甲骨文”这一目,找出本目相关的主要知识点。1.什么是甲骨文?2.甲骨文是在哪里出土的?欣赏视频学生发言:1.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激发学习兴趣。3.甲骨文的发现者是谁?4.甲骨文记载了哪些内容?5.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对学生的发言充分肯定鼓励)那么有哪位同学能说一说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作适当的

4、补充和启发: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原因与他平时的刻苦学习、注意观察和思考问题有关,我们的同学平时能多动脑、勤动手,相信也会有所发现,有所成就。(多媒体展示商朝的“全形卜甲”、“牛骨刻辞”等图片)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图片,看看有什么发现?我们将这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那么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记录的是什么内容呢?(对,说得非常好。正是因为这一点,要了解商朝的历史,就要对甲骨文进行认真的研究。甲骨文是一种较成熟的文字,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等传统的六种造字方法,今天的汉字就是由甲骨文演化而来的。)(多媒体打出一组甲骨文)有些甲骨文的写法已与现代汉字

5、的写法十分相近了。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的现代汉字吗?将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多媒体展示):什么叫青铜器?青铜器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青铜器有何特点?青铜器的种类有哪些?(多媒体展示一组青铜器图片)请同学们欣赏、鉴别。师:大家刚才在欣赏了许多精美的青铜器,你们知道最精美的是什么吗?2.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3.甲骨文是王懿荣发现的。4.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状况。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和今天的汉字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后,选一名代表发言:1.这些图片上面有裂纹,这些裂纹好象是“卜”字形。2.上面有文字,这些文字是刻上去的。3.形

6、状有的像龟甲,有的像兽骨。甲骨文记载了占卜的吉凶,记录商王朝祭祀、征伐、狩猎、天文历法、医药卫生等多方面的情况。学生写出与甲骨文相对应的汉字。了解甲骨文,培养学生从课本寻找答案的习惯,锻炼学生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且通过猜字游戏,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象形含义的理解。2.青铜工艺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四羊方尊,看看它究竟美在哪里?大家刚才在欣赏的青铜器中哪一件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播放视频《司母戊鼎》谁能介绍一下它的相关情况?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司母戊鼎重达832.84千克,在当时的条件下,铸造这么重的鼎真是

7、难以想象。阅读教材中“青铜工艺”这一目。找出青铜器相关的主要知识点。1.青铜器的发展过程是:出现于原始社会,发展于夏,灿烂于商,丰富于西周。2.青铜器有四个特点:工艺精、品种多、应用广、分布广。3.青铜器的种类有饮食器、酒器、乐器,生产工具等。四羊方尊四头羊分挂四方,比较匀称。整个铜器有很多雕刻、绘画放在一起,井然而不杂乱,并起到了装饰作用,显得更加好看。纹饰与雕刻结合自然,协调完美,……司母戊鼎母戊鼎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出土于殷墟,因腹内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司,是祭祀的意思;戊,此处是指商朝国王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