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记承天寺夜游.doc

八上记承天寺夜游.doc

ID:50393253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5

八上记承天寺夜游.doc_第1页
八上记承天寺夜游.doc_第2页
八上记承天寺夜游.doc_第3页
八上记承天寺夜游.doc_第4页
八上记承天寺夜游.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上记承天寺夜游.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背诵并翻译此文,且能理解下列重点字:念寝步寻但耳遂等。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教师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充分采用自主式学习,分组讨论式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等学习方法以达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增长的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深深体味到:苦难对强者来说是一笔财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背诵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难点:克服时代的局限,走进作者的心灵,体味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导“咏月”1、月亮,以其皎洁的光辉,娟秀的姿影,曾记起多少诗人的灵感,迸发出万千诗词情愫。请同

2、学们思考一下古人写的“咏月、赏月”借月抒情的句子。参考:(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思乡之情)(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北宋晏殊:悠悠恬淡之情)(3)霜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游子思乡之情)(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思友之情)2、总结:一缕月光能抒发人的情怀,或壮烈或思念。当人有心事时,把心托给明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情趣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一篇短文《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二、指导赏析,深入理解1、请同学们对照书上的解释,先读课文并用白话文翻译出来。2、提问:作者写此文时,心情怎样?并说出通过

3、哪些字词可以看出?讨论,回答。(1)愁(夜……欣然起行)(2)闲(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耳)(3)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没有一颗平静的心是不会观察得如此细致的)3、闲中生愁。对愁又能以超然的态度对待,这就是苏东坡。人生仕途不顺,难免心中不快,但却表现得非常理性,表现在文章中有丰富的想象,请同学们找找是哪句?齐声回答: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4、提问:为什么说是丰富联想而不是真正的描写呢?讨论,回答:一个“如“字是”像“的意思,既然是“像”,一定不是真的。5、那这是写什么呢?齐答:竹子、柏树。6、何以见得?后文有交代,盖竹柏影也。7、刚才同学们对

4、苏轼的心情做了细致的分析,并有恰当的理解,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俗话说,茫茫人海,知音难觅,没想到这么短时间,东坡先生就有了这么多知音,倘若他地下有知,定当含笑九泉了。下面,请同学们再熟读课文,争取背诵。8、单独检查2——3名同学背诵,并要求齐背。三、本课总结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了解了一个真实的苏轼,虽然他命途多舛,却依旧泰然处之,对困难一笑置之,一个变磨难为动力,让自己在华夏文坛中熠熠生辉的一代才子的形象!苦难,对强者来说,是一笔财富!四、课堂练习理解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念无与为乐者2、怀民亦未寝3、相与步于中庭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附:板书设计第十七课记承

5、天寺夜游苏轼1、咏月诗句2、重要字词:念、寝、步、寻3、作者的心境:豁达平静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授课教师:郭传顺授课时间:2012年11月20日第三节课题:记承天寺夜游班级:八年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