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視角下我國農村金融制度重構思考.doc

經濟學視角下我國農村金融制度重構思考.doc

ID:50434571

大小:8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09

經濟學視角下我國農村金融制度重構思考.doc_第1页
經濟學視角下我國農村金融制度重構思考.doc_第2页
經濟學視角下我國農村金融制度重構思考.doc_第3页
經濟學視角下我國農村金融制度重構思考.doc_第4页
經濟學視角下我國農村金融制度重構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經濟學視角下我國農村金融制度重構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經濟學視角下我國農村金融制度重構思考分類號:F320文獻標識碼:A內容摘要:制度變遷的前提是制度安排的非均衡及未達到帕累托效率準則最優,而制度變遷取決於“成本與收益”的比較。從經濟學視角分析,我國農村金融制度走的是一條政府主導型強制性“機構路徑”變遷模式,這種模式最終的結果是導致農村金融機構經管質量較差、支農邊際效益遞減、農村金融制度效率低下。長期以來,農村正規金融處在政府保護下,而農村非正規金融則處於“打擊”與“取締”的險境,兩者如何發展,文章對此進行瞭探討關鍵詞:經濟學視角農村金融制度變遷政府主導型經濟學視角下的我國農村金融制度新制度經濟學就是用經濟學的方法研究制

2、度及其功能、作用的經濟學。在新制度經濟學的視角分析下,我國農村金融制度作為研究的對象有其豐富的內涵。科斯與諾思都強調瞭新制度經濟學應該研究人、制度與經濟活動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城鄉發展差距、經濟發展“二元結構”侵蝕社會公正和損害經濟發展,農村金融體制在統籌城鄉發展過程中,能提高農民和農業的收入,縮小城鄉差距,將農村富餘勞動力引向第二、三產業,促進產業集群發展。我農村金融制度經歷多次變遷後目前已經形成瞭以農村信用合作社為主體,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為輔助,非正規金融組織為補充的農村金融體系。村鎮銀行、小額信貸公司等新型機構也不斷出現,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

3、增強,農村存貸款持續增加,金融服務已覆蓋瞭絕大部分農村地區。但我國農村金融制度走的是一條政府主導型強制性“機構路徑”變遷模式,盡管體現出政府對國傢穩定與發展的追求,但同時也表現出政府對穩定的需求(政治收益)超過瞭對發展的需求(經濟收益)。以政府為“主體”的自我主導型農村金融變遷的最終結果是農村金融機構經營質量較差、支農邊際效益遞減、農村金融制度效率低下。從滿足農村金融發展來看,我村正規金融的演變方向可以沿著增加農業、農民信貸投入的方向演變,未來進一步的變遷方向將是適合向農村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的金融制度安排,減少對城市和工業部門的信貸補貼,建立適合農村企業融資的金融制度安

4、排。我國農村非正規金融則演變成規范化金融經濟學視角下我國農村金融制度的變遷及其評述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我農村金融體系主要包括受中央銀行監管和金融法規約束的正規金融和不受中央銀行監管和金融法規約束的非正規金融。我國農村金融制度變遷是中央政府在其自身的成本一收益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所采取相應行為的結果,而兩種金融制度變遷客觀反映瞭農村經濟發展歷程根據影響中央政府自身收益因素變化的不同,可將我正規金融制度的變遷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農村改革以前,政府的農村收益主要為農業稅收和土地租金。而農業稅收由於受稅點上限影響,導致政府得不償失。所以政府將收益最大化放到土地租金,利用傢主

5、權將土地進行另類租放,以達到獲取地租的目的。這種金融制度下,我國農村其實並不存在金融,主要是以實物的形式出現。第二階段:農村改革後至20世紀90年代初期,農民獲取土地的部分產權,政府農村收益稅收增加而租金減少。此時的農村金融由於農村剩餘,正規金融同步擴張,我國農村金融開始主要以貨幣形式出現,中農業銀行、郵政儲蓄等金融機構重新設立,為貨幣投放提供渠道。該階段正規金融制度成為政府農村收益的主要手段。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之後,城鄉收入差距迫使政府對農村金融制度進行改革,以降低國傢政治風險。在此階段國傢為防止通貨膨脹、降低不良資產率和國傢政治風險,以成立農業發展銀行、剝

6、離政策性農村金融業務等措施來改變其政治收益不斷降低的狀況。我國農村正規金融制度變遷是政府追求經濟收益與政治收益之和最大化的結果,而迫使政府進行農村正規金融變遷的主要因素是農村相對收入與政府收益是否最大化。農村正規金融制度的變化體現瞭國傢在穩定與發展的關系上,對穩定的需求(政治收益)超過瞭對發展的需求(經濟收益)從經濟學的金融市場和金融組織來看,農村非正規金融早於農村正規金融,我國農村非正規金融制度變遷同樣也受制於政府政策,政府對農村非正規金融政策共變遷四次,主要是在對民間借貸合法性、非正規金融的形式及高利貸等問題的政策變遷。第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前,農村非正

7、規金融得到普及與鼓勵。主要受當時經濟蕭條和農村正規金融緊張影響,政府對農村的非正規金融比較放寬,自由借貸、私人錢莊、典當業一時成為龍頭行業。但並不代表此時的中國農村金融繁榮,此時的中國農村其實並不存在真實的金融,人們的一切活動幾乎以實物為準。第二階段: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農村改革,政府采取相關政策對農村非正規金融進行“打擊”和“取締”,目的在於發展此階段的農村正規金融,但由於農村非正規金融一時之間並不能完全制止,或有時還反作用於農村正規金融,導致此階段的農業銀行曾幾設幾撤、農村信用社曾多次變更主管部門。第三階段:農村改革至20世紀90年代初,此時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