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氓导学案定稿.doc

诗经氓导学案定稿.doc

ID:50498550

大小:46.5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9

诗经氓导学案定稿.doc_第1页
诗经氓导学案定稿.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诗经氓导学案定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经>四首》---《氓》第一课时班级_____姓名编号:38课型:新授课编制人:杨俊芳审核人签名:【自研课导学】预习课(晚自习20分钟)晨读课:(45分钟)自读自悟《氓》完成如下任务: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2)关注课下注释,识记重点词语。资料准备:查找《诗经》的有关的资料。自主积累:疏通文意,把不理解的字词画出。关注重要实词和虚词的含义;自我感悟: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与社会形态特征。【展示课导学】课题:《氓》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2)总结文言现象;(3)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与社会形态特征。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

2、节总结归纳环节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随堂笔记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六人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究以下问题:探究1:初读课文:朗读全诗,把生字找出来,进行注音。探究2:掌握、积累以下常用字词在本文的特殊用法、通假字及古今词语的不同。(1)言:(2)通假字:于、泮、说(3)古今词语:以我贿迁、三岁为妇探究3: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本文采用什么样的写作方法进行的?探究4:根据不同的章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预时:10分钟展示单元一: 诵读全文,读准读畅。或个人读诵,或小组PK。展示单元二:   积累本文出现的文言现象。展

3、示单元三分析课文的行文思路,结构安排特点,本文的写作方法。展示单元四:结合文本具体章节,思考本文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预时:20分钟探究1、注音。氓()蚩()愆()将()垝垣()筮()咎()陨()徂()汤()渐()罔()靡()夙(咥()隰()泮()探究二:常用字词在本文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1、言:言既遂矣。()静言思之。()载笑载言。()言笑晏晏。()2、通假字:于()泮()说()3、古今词语不同:以我贿迁、三岁为妇探究三:课文的行文思路,结构安排特点,本文的写作方法。探究四: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训练课导学】“日清过关”巩固提升达标训练题书写等级达成等级阅读下面这首五言诗

4、,完成5-9题。上山采蘼芜①   无名氏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②去。新人工织缣③,故人工织素④。织嫌日一匹⑤,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注〕①古诗无题,以首句为题。蘼芜,香草名。②〔閤〕旁门、小门。③〔缣(jiàn)〕双丝的细绢。④〔素〕白色的生绢。⑤〔匹〕长四丈。 1、下面几个句子的释义是否正确?如有错,请改正。   (1)新人虽言好:新人虽说性情善良。   (2)手爪不相如:手和指甲比不上故人。   (3)新人工织嫌:新人的工作是织嫌。2、“长跪问故夫”以下是不是有

5、对话?如果有,请一一标明,如“××……××”系××所说。答:  3、概括这首诗的主旨。答:【知识链接导学】《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篇章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其主要表现手法有3种,通常称为:赋、比、兴人们把《诗经》的内容编排和表现手法称为:风雅颂,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国风》、《大雅》、《小雅》

6、、《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大雅多为贵族所作,小雅为个人抒怀。《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

7、(5篇),共40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