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帽在明代时被规定为官帽.doc

乌纱帽在明代时被规定为官帽.doc

ID:50557529

大小:10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1

乌纱帽在明代时被规定为官帽.doc_第1页
乌纱帽在明代时被规定为官帽.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乌纱帽在明代时被规定为官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乌纱帽在明代时被规定为官帽,成了冕服的一部分。现存于山东省博物馆的明鲁荒王九旒冕是唯一一件存世的古代冕服实物,被称为史上最牛乌纱帽。所谓“旒冕”,指的是冕服上垂下“旒”,以“旒”的数量区分官员等级的高低。传说中有“皇帝造冕垂旒”的说法,虽然不能考证旒冕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但孔子说过“服周之冕”的话,可以证明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了相当完备的冕服制度。以后的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象征地位和权力指向的冕服制度,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更是强调要“复汉官之威仪”,冕服制度更加完善,在明朝统治的200多年中,始终保持着帝王冕冠冕服的崇高地位。曹丽芳介绍说,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实物只有两件,一件是现藏

2、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袁世凯复辟时所戴仿古的“皇帝冕”,另一件就是鲁荒王朱檀陵出土的这件九旒冕了。由于袁世凯的“皇帝冕”从未获得国人承认,所以货真价实的只有鲁荒王九旒冕,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历史价值,同时也是能够彰显朱檀王室威仪的最有力的物证,所以特别珍贵。  这顶冕为藤篾编制,表面敷罗绢黑漆,镶以金圈、金边;冠的两侧有梅花金穿,贯一金簪。通高18厘米、长49.4厘米、宽30厘米。冕,是古代帝王的礼帽,只有皇帝、太子和封王才能佩戴。据《明史》记载,明朝对冠冕有严格的礼制规定,皇帝冕前后各12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黄青白黑共12颗玉珠,太子用11旒、11珠,亲王只能用9旒、9珠。鲁荒王的这个九旒

3、冕前后共垂着9道旒,每道上9颗五彩玉珠,共用珠162颗,这和鲁荒王朱檀亲王的身份是相呼应的。冕的顶部有“綖板”,綖板前圆后方,比喻天圆地方,表示博大之意;綖板上面涂着黑漆,以示庄重。板前后系垂旒,是表示帝王不视非,不视邪,是非分明。板下有玉衡,连接于冠上两边凹槽内;衡两端有孔,两边垂挂丝绳直到耳旁,至耳处系着一块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谓“充耳”,寄寓着帝王不听谗言,求大德不计小过,有所闻,有所不闻的意思。九旒冕为黑色,黑色是明代帽子中的流行色,与其他朝代的帽子有明显区别。在明代,除了竹、藤篾制成的官帽以外,还有不少官帽是用染成黑色的纱制作而成的,所以也称“乌纱帽”,亲王的冕冠无论从

4、它的制作质量和象征意义来说,都无疑当得起“最牛乌纱帽”的称号。通天冠是级位仅仅次于冕冠的冠帽,皮弁(biàn)明代皮弁以黑纱冒于外,不用皮革。明神宗定陵出土了一顶皇帝皮弁实物:皮弁高19.4厘米、口径19厘米,以细竹丝编结成六角形网格状作为内胎,上髹黑漆,内衬红素绢一层,外敷黑纱三层,口沿里侧衬3.3厘米宽红素罗一道,口外沿用金箔贴成金箍一道(宽0.8厘米),前后钉有长方形金池一对,前面者长4.8、宽2.5厘米,后面者长4、宽2.2厘米。弁身分十二缝,每缝内钉包金竹丝一缕,缀四色玉珠九颗与珍珠三颗(制度为每缝用五彩玉珠十二,以赤、白、青、黃、黑为序排列)。用玉簪(实物分为两段),系以朱

5、纮、朱缨,贯簪处有葵花形金簪纽(径3.2厘米)一对,系缨处有金缨纽(径2.6厘米)二对。朱纮悬系方式与冕相同,即一端系于左侧玉簪(簪脚)上,再从颔下绕过,系于右侧玉簪(簪首)上,余端下垂。古代帝王最高等级的首服——冕冠。冕冠由冕板、冕旒、笄、纮、充耳等组成。冕冠与冕服、赤舄、佩绶等同时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  延又写作綖,最上面的木板,又称冕板,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之意。后面比前面应高出一寸,使呈向前倾斜之势,即有前俯之状,象征国王应关怀百姓的含义,冕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旒liu2冕板两端下垂的玉串。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

6、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帽卷即帽身,图中没有标出。帽卷夏用玉草、冬用皮革作骨架,表裱玄色纱,里裱朱色纱做成。  玉笄(ji1)插在帽卷两边的纽孔中,用于固定头发。  武帽卷底部的帽圈,用金片镶成。  缨冕板左右垂下的红丝绳,在颔下系结,用于固定。  纩(kuàng)是系在冠圈上悬在耳孔外的两块黄玉,叫做瑱(tiàn),俗名充耳。因悬挂于两耳边,象征君王不能轻信谗言。  紞(dǎn)是垂在延的两侧用以悬纩的彩绦。有人认为其发展为天河带。  天河带冕板上垂下来的一条红丝带,长度可以垂到下身,天河带多出现

7、在隋唐以后的画中.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鷩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