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doc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doc

ID:50572310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1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脑梗死患者6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7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o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检查证实。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且起病在48小时内,均为首次发病。排除标准:①35岁以下和80岁

2、以上;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过敏体质及对本药过敏者;④中风病恢复期、后遗症期;有卒中病史且遗留后遗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患者;⑤经检查证实有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等引起脑栓塞者;⑥合并有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⑦急性期需行溶栓治疗者;⑧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治疗方法: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抗凝,出现脑水肿者降颅压,以及控制血压、血糖、营养支持等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2次/日静滴,血栓通注射液0.5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合并糖尿病

3、者替换为生理盐水)250ml,1次/日静滴。两组的疗程均2周,1个疗程后统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表格⑵。统计学处理:用统计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3)o说明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比较,见表lo讨论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因多种因素

4、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依达拉奉是一种脑保护剂,具有自由基消除作用,具有对损害组织的保护作用,具有对迟发性神经细胞坏死的抑制作用。脑梗死属于中医学的“中风、卒中"范畴,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血栓通注射液是从中药中分离得到的,其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昔、人参皂昔Rbl、人参皂昔Rgl,能增加脑血管流量,扩张脑血管,改善血液动力学,能抑制血栓形成,对缺氧所致的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5、运用。参考文献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