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经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doc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经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doc

ID:50582871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7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经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doc_第1页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经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doc_第2页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经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doc_第3页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经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经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经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李占新北京市房山中医医院北京房山102400【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经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泌尿科2013年5月~2015年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选取84例进行研究,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经常规西药前列康治疗)和观察组(42例,经中医辨证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NIH—CPSI(临床症状改善)评分.结果(1)经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48%,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2

2、)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排尿症状和牛活质量以及NIH—CPSI总分和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经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有效率,还可以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牛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清湿热祛瘀浊法;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10—02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发病群体为成年男性,临床发病率较高[1]•该病的病情进程相对缓慢,而且病理分析比较复杂,具有多种临床表现,没

3、有特异性,因此导致该病反复发作,很难彻底治愈[2].g前,临床中主要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方法比较单一•而>1.药物很难深入前列腺组织,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为了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我院开始采用中医辨证疗法,随机选取了84例相关的患者对清湿热祛瘀浊法的疗效进行了对照临床实验,并取得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泌尿科2013年5月~2015年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进行研究,然后根据其入院顺序和数字编号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纳入42例,包括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最小年龄为28岁,最大年龄为54岁,平均为(38.

4、26±8.34)岁;病程为3-37个月,平均为(16.45±10・23)个月.剩余42例自动归入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最小年龄为27岁,最大年龄为56岁,平均为(38.28±8・52)岁;病程为3-35个月,平均为(16.31±10・09)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组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分布均衡,经统计学分析无意义(P>0・05),表示结果具有可比性・1・2纳入与排除标准1・2.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符合美国国立卫牛研究院制定的NIH—CPSI指

5、数标准的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冲,湿热血瘀证辨证标准[3];(3)知情研究内容,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社会伦理学要求;(4)临床资料完整.1・2.2排除标准将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尿路结石、神经原性膀胱、膀胱肿瘤、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和药物过敏者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4].1.3治疗方法对照组:行常规西药前列康治疗.具体用法为:口服前列康(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3020303),4片/次,每天3次.以30天为1个疗程.观察组:中医辨证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具体用法为:口服精道排毒丸(三亚市

6、中医院院内制剂).6克/次,每天3次.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4.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疗效分为治愈、好转和未愈3个等级,其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具体评价标准如下:(1)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前列腺液检查结果正常;(2)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前列腺液有所好转;(3)未愈: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或加重,前列腺液结果无好转4.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疼痛症状、排尿症状、牛活质量和NIH-CPSI总分.其中症状程度评价标准为:0~9分为轻度,10~18分为中度,19~31分为重度;总分标准为

7、:1~14分为轻度35-29分为中度,30-43分为重度[6].1.5统计学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采用SPSS16.0数据包软件对木次研究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卡方检验(x2);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治疗效果对照组有13例治愈,17例好转;观察组有16例治愈,22例好转;经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48%,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