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doc

中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doc

ID:50626776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2

中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doc_第1页
中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doc_第2页
中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doc_第3页
中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学科:语文年级:七研讨时间:2013.3.15备课地点:文科教研组办公室主备人:朱青  备课教师:周志、李克武、王丙军、刘家山、张家友课题:《最后一课》课时: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三维目标1).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2).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3).体会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2、教学内容及要求1).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2).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3).体会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2.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三、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表现的强

2、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四、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讲读课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五、自学与预习1、了解背景2、熟读课文,概括事件六、教学程序设计集体备课研讨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怎么讲”?学生在课堂上“练什么”?“写什么”?讨论内容如下:(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二)、重点研习(24-29段)1.(1)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

3、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2)指导朗读: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2.写粉笔字本来不是吃力的事情,韩麦尔为什么“使出全身的力量”?因为这一动作倾注了他爱国恨敌人的全部感情3.“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表明了韩麦尔先生什么感情?是韩麦尔先生的心声,表达了他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

4、4.为什么韩麦尔竟至于“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这是因为韩麦尔先生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5.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手势作结?如果换成极其慷慨激昂的言语不是更激动人心吗?小说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痛苦的表情和手势结尾,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比慷慨激昂的言语更为真实,更为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6.韩麦尔先生是位什么样的老师?恪尽职守、热爱学生道德高尚、热爱祖国(三)、合作探究1.本文的题目《最后一课》是什么意思?它包含了什么特殊含义?指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沦陷区阿尔萨斯一

5、所小学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在这最后一课中,迸发了出来整个沦陷地区人民的爱国热情和亡国之恨。2.小说主题: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小说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的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的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四)、质题、释疑1.小说写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可是文中并没有“爱国主义精神”这几个字。小说是怎样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提示: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常出现在小说或记叙文中,就是极细微的表情,动作,衣饰等,它象电影里的特写镜头一样

6、,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请找出本文的细节描写戒尺——屋顶上鸽子呱呱叫——绣边的黑丝帽——破边的初级课本——横放的大眼镜普鲁士两次操练和军号声——小国旗——教室里飞出金甲虫——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小弗郎士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人民学德语,也表现出一个天真的孩子对侵略者无所不至的暴行的愤慨。2.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自然环境——“天气”、“画眉”、风和日丽(反映出小弗郎士天真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社会环境——“普鲁士兵操

7、练”“布告牌”(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铺垫。(五)、语言品读1.韩麦尔先生“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为什么在上最后一课时穿戴呢?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2.“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全句的含义是什么?a.“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的统治和封锁;b.

8、“钥匙”比喻法国的语言;c.全句含义: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