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设计.doc

微课教学设计.doc

ID:50694847

大小:4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3

微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微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微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微课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微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课教学设计——低纬度环流的形成西安市第十一中学陈炜授课教师姓名陈炜视频长度4分12秒教学类型讲授型微课名称低纬度环流的形成录制时间2014年10月10日适用对象高一学习内容分析本知识点取自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之全球气压带和风带。课标要求掌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而要掌握分布规律必须得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形成中由于涉及近地面和高空的大气运动,较为抽象,尤其是低纬度环流的形成,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形成中的一个难点。此外,本知识点是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对洋流分布影响的基础。4教学目标分析1、理解副热带高气压

2、带的成因;(教学难点)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涉及高、低空大气运动的受力分析,抽象难懂,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2、理解低纬度环流的形成过程。(教学重点)理解低纬度环流的形成是本节课的核心。低纬度环流的形成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形成中的难点,是掌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的基础。3、渗透认识复杂事物的方法—还原法。还原法是近代以来,科学家认识复杂事物的方法。自然地理部分是理科,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素养。学习者起点水平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近地面和高空大气运动的受力分析。但将其运用到全球范围内的大气运动,感觉抽象、

3、难以理解。设计思路根据学生从已知和熟悉的事物,认识未知事物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从热力环流导入,学生很容易根据热力环流理解和接受全球单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并由此得出全球单圈环流所需要的假设条件,然后根据现实增加自转这个条件,引导学生分析此时近地面和高空大气运动的受力情况,从而理解低纬度环流的形成。在学习北半球低纬度环流的形成之后,将南半球低纬度环流的形成当做课堂练习,加强了学生对低纬度环流成因的理解和应用。4以上的设计中,我还想向学生渗透一种认识复杂事物的方法—还原法,即将复杂事物还原到理想的状态下,然后根据现实逐渐增加条件,加以推

4、理。培养学生朴素的科学素养。教学过程环节内容时间一、片头指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中低纬度环流的形成。6秒二、导入指出认识复杂大气运动的方法:将复杂大气运动还原为最简单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然后根据现实逐渐增加条件,加以推理。14秒三、正文讲解第一部分内容:1、根据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得出全球范围内赤道到极地之间单圈环流的形成,并由此得出单圈环流所应有的假设条件,提出自转时高空大气的去向,引出低纬度环流形成的学习。2、分析低纬度地区高空大气、近地面大气的受力情况,得出低纬度环流的成因。首先,以北半球为例,分析高空大气

5、的运动情况,高空大气运动3分钟50秒4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在30°N附近形成西风,堆积下沉,在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然后,分析近地面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较为稳定的东北信风带,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之间形成低纬度环流圈。第二部分内容:1、课堂练习:根据北半球低纬度环流的形成,画出同样条件下,南半球低纬度环流的形成。2、总结本节课内容:低纬度环流形成的原因有: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差异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3、课后思考:当假设条件和低纬度环流一样时,中、高纬度的大气将怎样运动?四

6、、结尾本节课就上到这里。2秒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