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刘伟胜).doc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刘伟胜).doc

ID:50754249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8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刘伟胜).doc_第1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刘伟胜).doc_第2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刘伟胜).doc_第3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刘伟胜).doc_第4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刘伟胜).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刘伟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科学年级六年级教学形式讲授教师刘伟胜单位增城市实验小学课题名称拱形的力量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物理方面的受力问题。学生通过前面的两课的学习以初步了解改变材料的厚度和

2、形状会增强抗弯曲能力。在本课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形状—拱形。教材精心设计了几个体验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拱形与横梁的不同,通过提出问题——尝试——总结经验——改进实验,再尝试——获得成功的探究过程中找到拱形承受巨大压力的原因,认识拱形受力的特点。由于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讲述一些他们认为已了解的知识时容易出现精神分散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前精心录制了两段视频,为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拱形结构和拱形结构承受压力比横梁要强的

3、特点。2、能够边实验边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一个问题。能根据拱形结构的形变,分析受力的状况3、通过赵州桥了解我国古代技术的成就,增强自豪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让学生看一些拱桥的图片。问为什么桥要做成拱形,特别是在古代,材料还不是很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其原因在那里?同学们原意和老师一起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謎吗?二、拱形承受压测试1、实验: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压力吗?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分工与记录)3、要求:测试纸拱能承受多大压力。观察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强,形状有什么变化。4、分组

4、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5、汇报实验结果。三、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1、怎样使纸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2、提示:根据拱形受压变形的现象,寻找克服变形的方法。3、学生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分工,并注意哪些量是要求不变的。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在拱形的两边放物体,把拱足抵住,抵住拱足的物体的多了、重了,拱的承重能力就增强了!5、要是我们继续在旁边加书本,拱承受的物体越来越多,拱就会变形,说明拱的承受力是有限的。老师相机引出极限、“限载”的含义。 四、长寿的石拱桥师:我们人类啊在很早以前就

5、从大自然中已经发现拱形的好处了!很多的桥梁都建成了拱形。其中,有一座非常著名的拱桥,你们一定知道!生:赵州桥师:对,赵州桥经历了1000多年仍然结实完好。你们现在能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赵州桥这么坚固了吗?生:因为他是拱形的……通过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历史上丰富多彩和发达的造桥工艺。五、拓展延伸刚才大家用学到的知识解释了赵州桥为什么那么坚固。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拱形形状的物体。比如在我们的身体内就存在着拱形的物体。大家可以在下课之后去发现我们身边存在的拱形。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拱形的力量倒塌的原因

6、支撑物的高度拱形不易支撑物的重量倒塌的因素拱形的高度平均放垫圈作业或预习自我评价《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面的两课的学习已初步了解改变材料的厚度和形状会增强抗弯曲能力。在本课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图像——拱形。教材精心设计了几个体验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拱形与横梁的不同,通过提出问题——尝试——总结经验——改进实验,再尝试——获得成功的探究过程中找到拱形承受巨大压力的原因,认识拱形受力的特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教师深入地解读教材,寻找出教材中的难点,并设计出本课

7、的思维训练点:需要对拱形的受力情况进行的科学分析讨论,并对其特殊受力情况进行针对性地改造。因此教师对教材进行了一些重组。设计了一场让学生亲历寻找拱形力量秘密的科学研究课。一、巧设机关,直奔主题两个由教师亲自录制的视频是教师所设的一个巧连环。使用视频1,马上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拱形桥为什么比平面桥能承受更大的压力这个重要问题上。随之紧接着猜测——实验——验证。一环紧扣一环,学生对拱形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在教师预料之中的实验的数据的差异,引起了学生的争论,出现了第一个思维的训练点。由于在现实实验中用

8、一些重物来支撑纸拱桥是很难看到拱桥的拱脚受力向两边倒塌的想象。所以出现了预先录制的视频2,教师特意用小车来做拱桥的支撑,结果拱桥受力向两个拱脚分散,推开了小车。通过视频将拱桥的受力情况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将自己的实际操作和直观知识结合在一起,对拱形的受力情况有了深刻地理解。通过两个精心设计的视频,将本课的难点顺利突破,也为学生下面的设计改造拱桥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大胆尝试,小心验证在科学课堂中,六年级的学生早已学会了自己去进行实验,记录数据,但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想训练学生的分析数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