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doc

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doc

ID:50853502

大小:50.9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5

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doc_第1页
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doc_第2页
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doc_第3页
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doc_第4页
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像……一样、……是……、……成了……【例句】(1)、梧桐树叶 像手掌。(本体)(比喻词)(喻体)【分析比喻句方法:把(本体)比作(喻体);或者用(喻体)比喻(本体),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区分。】把梧桐树叶 比作手掌;用手掌比喻梧桐树叶【练一练:说一说下列各题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或者用什么比喻什么】(2)十五的月亮像玉盘一样。(3)火红的太阳好像大火球。(4)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2、老师是的辛勤园丁。(5)大榕树成了“鸟的天堂”。(6)党是阳关,我是花。(7)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8)蒲公英的花好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9)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10)我家的后院成了孩子们的乐园。2、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人写。【例句】(1)小树在向我们招手。(2)花儿向我们点头。(3)小鸟在树上唱歌。(4)天空中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5)夜晚,蟋蟀在平台上弹琴。(6)金鱼悲伤地在鱼缸里游来游去。(7)小河唱着欢快的歌儿向东流去。(8)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3、

3、排比:排比就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和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起来。【例句】(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3)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4、 设问: 设问就是自问自答。(1)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2)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3)大海会呼吸吗?会。(4)什么东西

4、最宝贵?时间最宝贵。5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2)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方法具体见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例:武松打死老虎,这难道不是事实吗?武松打死老虎,这是事实。6、夸张:夸张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1)说话的声波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碰到蓝天。 (2)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3)教室里

5、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4)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5)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成了宛如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

6、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例句: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有趣。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7、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句:是您,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  5、设问: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8、(自问自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例句: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6、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1.难道我会不知道?2.难道我有这么笨吗?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7、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