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立足学生日常教育 倡导高尚人格培养.doc

[精品]立足学生日常教育 倡导高尚人格培养.doc

ID:50856424

大小: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5

[精品]立足学生日常教育 倡导高尚人格培养.doc_第1页
[精品]立足学生日常教育 倡导高尚人格培养.doc_第2页
[精品]立足学生日常教育 倡导高尚人格培养.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立足学生日常教育 倡导高尚人格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立足学生日常教育倡导高尚人格培养立足学生日常教育倡导高尚人格培养摘耍:职业中专阶段,正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受各种外部因索和自身索质的影响。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克服各种不利的因素,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词:教育;学生;教师屮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47-02当看到学生喝完饮料后,饮料瓶抛向路边;打完草稿后,草稿纸自然落地;吃完零食后,包装纸随风飞舞;学校的公共财物惨遭破坏;学生打骂斗殴,侮辱师长时,我们不禁发自内心的感叹:现在的孩子们都怎么了?心痛之

2、余,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的家庭、学校的养成教育力度够吗?职业中专阶段,正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强中职生的养成教育才能达到匸羊补牢的效果?笔者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在多年德育实践中的几点做法和心得。一、重视师德的培养,从教师自我做起孔子H: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笔者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规定学生能做一些事,不能做一些事时,我们自己做到了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句。身教重于言教。笔者经常看到一些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当看到学生乱扔垃圾时,都是满脸怒气的斥责违规学生,并责令其将垃圾捡起。若碰到听话的学生,这件事情就处理地很顺利很圆满。但有时恰恰

3、天不遂人愿,学生不理不睬,于是事态升级。冋过头来看看,那个垃圾却依然静静地躺在地上,而此时老师眼里满是那违规的学生。碰到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处理方式合适吗?我们不妨换一种处理方式看看:有一位学生随意仍下几张纸片,恰巧一位老师看见,便叫那学生把纸片捡起,可那学生不理不睬。于是老师走过去,弯下身子去捡纸屑,扔到垃圾桶,对学生说:“这几张纸其实并不重,现在再瞅瞅地上你不觉得看起来比刚才舒服多了吗?”笔者此时看到的是学生脸上的羞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时因为我们教师的身份使得我们在学生面前弯不下这个腰,但我们却忘记了“身教重于言教”这个简单的道理。在学校,教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一

4、举一动、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O教师不单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更要重视学生良好品徳的养成。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学生中应起到表率作用,教师合宜的身教对于学生的品德操行、人生态度、日常的仪表行为等方而都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这种作用远比批评教育、严厉训斥要好得多。二、创设良好育人环境,从身边小事抓起环境能够改变一个人,正所谓:“久在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笔者觉得相关的环境、氛围建设对养成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至关重要,主要有以下儿个方面。1•创设舒适的班级环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东汉名臣陈蕃,则是从幼时的扫一屋开始,到长大后扫天下的。

5、明亮的窗户,干净的地面,整齐的课桌,洁口的墙壁,合理的墙壁张贴布置……创设一个简洁、舒适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心情愉悦,甚至让心灵得到净化。这也是笔者当任班主任以来一直注重班级布置的原因所在。当扫一屋之后,再教他们扫天下也就不那么困难了。2.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贴标语、出黑板报、开展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积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如将“班训”、“班规”、“学生H常行为规范”贴在班级醒目的位置,以利于学生时时阅读;利用主题班会课,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专题演讲会、讨论会、辩论会,提高学生思想认识,逐步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利用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爱国教育;以课间操为突破口,加强

6、学生的纪律教育。通过FI常工作点滴使“班级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的意识深入班级每位学生心中。爱小家,从而使学生爱大家一一学校。3.倡导绿色言行。我们地方方言中不文雅的话太多,家庭教育不到位容易使学生粗话连篇。粗劣的市井语言,夹杂着低俗的影视语言、网络语言,再混合扭曲怪异的视频动作,这些使学生盲目地跟风,严重地误导了学生的行为方式。三、强化规范教育,从制度教育抓起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教育虽然重在规范、培养,但是也有强制性的一而。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没有形成自觉化之前,除了教师长期不懈的教育,更要有一些硬性的制度管理,另外监管、执行到位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1・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制度。

7、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说的是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习久成性,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一个人的习惯并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一旦刻意或者人为养成的行为成为习惯,就会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徳要求。习惯养成需要坚定的毅力,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变为引导和激励青少年不断向善的重要精神动力,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起的作用不言自明。笔者在班级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定过程中,针对学生FI常行为存在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