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雪梅花》教学设计.doc

《傲雪梅花》教学设计.doc

ID:50935922

大小:65.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6

《傲雪梅花》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傲雪梅花》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傲雪梅花》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傲雪梅花》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傲雪梅花》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傲雪梅花》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教案背景:《傲雪梅花》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表现技法。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梅花的表现技法,让学生近距离地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教材运用大量图片和优秀中国画作品欣赏,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又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的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能感受中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 另外,选择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画枝干和花瓣的基本要领,作为技能学习的内

2、容,学习使用国画用具,尝试国画的表现技法,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国画中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兰、竹、菊等其他题材的欣赏与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用美术、音乐、生物、历史、地理、文学等知识进行探究性地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体会民族艺术的伟大。 二、教学课题:《傲雪梅花》三、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体会笔墨的韵味。2.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3.运用所学,尝试表现其他题材,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通过互动的学习方式,参与到对梅花的学习活动中,尝试中国画

3、工具和材料,体验作画的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中国画学习的持久兴趣。(三)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梅花挺直坚硬、生机勃勃的造型特点,让学生感受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三、教学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感受、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 由赏梅--咏梅--画梅展开,体会梅花顽强、挺拔向上的精神,体会笔墨的韵味;第二课时,学生大胆尝试水墨技法,亲自感受中国传统画法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4、: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及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怎样较好地把握笔墨干、湿、浓、淡的变化。五、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图片、中国画材料等。学具——课本、国画用具等。六、教学方法: 互动法、探究法、欣赏法等七、教学过程:(一)认识、引入师:我们生活在一个花的世界里,生活因为有花而美丽。同学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花呢?(生答)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最喜欢的花,大家猜猜是什么花呢?(多媒体展示梅花图片)师:这些梅花美不美?有哪些同学和老师一样也喜欢梅花呢?为什么?(生答,教师予以鼓励)师: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独有的品质而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

5、赞颂。今天,同学们就和老师一同走进的世界,去感受梅的高洁、梅的秀雅以及梅的坚毅。(情境导入 ——激趣)(二)赏析、探究1、赏梅:(多媒体展示)师:梅花是我国的特产,原产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山地,大约6000年前分布到了长江以南地区,3000年前即引种栽培,据科学考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腊梅”、“元腊”已有2150年的历史。活动一:(教师分发问卷表,学生分组讨论填写)生长习性  颜色  形态特征  欣赏与描述:(1)梅花的生长习性?它有哪些颜色?(2)梅花的形态特征?(学生互相讨论后踊跃回答)师生总结:(1)喜阳、耐旱,先开花、后发叶。一至二月开花,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颜色

6、多样,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2)有俯、仰、侧、卧等多种形态,树干有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的韵律感。梅有五瓣,是五福的象征,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和和平。(通过学生的互动学习,让他们用地理、生物等知识去了解梅花的特点,加强了学科间的互通性。)2、咏梅师: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其色、香、韵、姿俱佳,特别是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对梅花的赞美之言。(展示咏梅诗词:毛泽东词《咏梅》、王安石诗《梅花》等)(教师让学生表演朗诵——体会诗人的乐趣)咏梅(毛泽东)梅花(王安石)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墙角数枝梅,已是悬崖

7、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凌寒独自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遥知不是雪,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为有暗香来。活动二:分析与研究:从这些诗词里我们感受到梅花的什么特性?它为什么会成为这些文人们笔下的宠儿呢?生讨论回答:耐寒,性格坚强不屈,挺拔向上。思考与讨论: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咏梅佳句吗?有哪些与梅有关的影视或音乐呢?学生讨论得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等。《红梅赞》、《一剪梅》、《梅花三弄》等。(教师让学生吟唱,活跃课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