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神奇的水2.doc

小学综合神奇的水2.doc

ID:51029965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7

小学综合神奇的水2.doc_第1页
小学综合神奇的水2.doc_第2页
小学综合神奇的水2.doc_第3页
小学综合神奇的水2.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神奇的水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神奇的水一、课程标准:科学探究:1.能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想知道,爱提问。2.愿意合作与交流。3.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4.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科学知识: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二、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描述水的其他性质。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溶解现象,会产生表面张力,了解水的其他本领。2

2、.了解毛细现象、溶解现象、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溶解现象,会产生表面张力,了解水的其他本领。•了解毛细现象、溶解现象、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描述水的其他性质。四、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溶解现象,会产生表面张力。层次2:学生仅能简单了解水可以产生毛细现象、溶解现象

3、,会产生表面张力。层次3:学生能够非常清楚地知道水可以产生毛细现象、溶解现象,会产生表面张力,并能了解水的其他本领。探究能力层次1:学生无法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层次2:学生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一些性质,但不能很好的描述出来。层次3:学生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并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描述出来。五、教学材料:烧杯、红色的水、薄纸巾或棉布条、一元硬币或曲别针、滴管、大的空塑料瓶、钉子或锥子、托盘或盆、盛水的容器、小物品(最好由一种材料构成的)、方糖、一两粒高锰酸钾、水、搅拌棒、玻璃棒。六、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4、二次备课集中话题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水的一些本领,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水。1.简单的引入新课的学习。探索和调查一、发现水的神奇之一——往高处“爬”。1、师提问:把窄纸巾插入红色的水中,纸巾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预测并发表。)2、分组实验。3、汇报实验结果。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现象?5.魔术表演:变色花。1.让学生在实验前进行预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还可增强学生观察的目的性,使观察的效率大大增强。学生的预测各不相同,这正是教学的最佳资源。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与预测的差距,就会不断思考,久而久之,预测能力会逐渐提高,探究的欲望更会越来越浓。2.实验中注意捏纸

5、巾的手尽量不要晃动。还可以将薄纸巾用夹子固定在铁丝上,用双手托住细铁丝,观察水往上“爬”的现象。3.变色花实验是一项有趣的活动,有条件的话可让学生选做。4.教师要指出只要是水通过材料的毛孔或细缝隙穿行的现象都属于毛细现象。二、发现水的神奇之二——表面张力。1.谈话:水还有一些有趣的现象,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出示一枚一元硬币、滴管。猜一猜:硬币面上能容纳多少滴水?2.学生猜测,说说为什么这样猜,记录自己的猜测结果。3.小组领取硬币,验证猜测。1.先教会学生使用滴管,并让学生练习取水和滴水。2.学生的猜想会是一滴、两滴等较少的数量,能猜满十滴以上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因为他们一致认为

6、:水要流动。3.引导学生从上面、侧面观察水表面的形状,最好把它画出来。4.活动注意点:∆杯中的水一定要满。∆曲别针要从杯子边缘慢慢放下。第二课时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教学步骤集中话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水。1.简单的引入新课。探索和调查一、了解水的神奇之三——水有压力,压力的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流水有力量。1.(演示实验)提问:为什么水会从小孔喷射出去?为什么下面的水1.使学生懂得水有压力,压力的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2.引导学生懂得水有力量。流喷得远?2.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3.提问:如果用静止的水可以吗?为什么说不行?4.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二、了解水的神奇之

7、四——水有浮力。1.(出示一块泡沫)提问:如果把它放到水里,它会怎样?(浮起来)为什么会这样?(水有浮力)2.学生讨论、回答。3.让学生做不同物体放在水中表现出沉浮差异的实验,1.学生对水有浮力早已有所知,此处不必深究,只需让学生知道浮力是向上的即可。2.这样不但让学生直接感受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况,而且还能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欲望。三、认识水的神奇之五——水溶解物质的性质。1.(教师把方糖放入水中)提问:方糖发生了什么变化?(糖块不见了)尝一尝水的味道呢?(变甜了)2.讲述:同学们说的方糖在水中不见了,“溶化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