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关于商洛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

【精品】关于商洛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

ID:51078496

大小:78.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3-18

【精品】关于商洛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1页
【精品】关于商洛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2页
【精品】关于商洛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3页
【精品】关于商洛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4页
【精品】关于商洛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5页
【精品】关于商洛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6页
【精品】关于商洛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7页
【精品】关于商洛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8页
【精品】关于商洛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9页
【精品】关于商洛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10页
资源描述:

《【精品】关于商洛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首先我得祝贺在座各位,成为商洛建设公务人员的一份子,那未来的工作,将会投入到咱们商洛六县一区的县域经济建设中來,在不同的行业中为商洛的突破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近年来关于县域经济这个词语,上镜率高,是中省市提得比较多的一个词眼,如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进一步强调“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2003年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决定》,今年四月份,陕西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了专题研究部署。这些都表明中省对县域发展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县域发展已经成为贯彻落

2、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那县域经济是个什么概念,商洛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有没有相应的措施能够有力的促进咱们县域经济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來共同探讨一下《对商洛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这个命题。提纲,一、县域经济概说。二、商洛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三、发展思路与措施“四个四”。一、县域经济概说郡县治,天下安;郡县丰,天下富。(一)顾名思义,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经济系统,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

3、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研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缩小城乡差距、夯实发展基础、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县域经济的特点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中,中国县域经济形成了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差异性等基本特点。1、农村性。在中国,习惯上总是把“县”与农村和农业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农村和农业也就不称其为“县”。所以,农村性是我国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2、

4、地域性。县域经济的地域性,是指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割的行政界限。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在这一特定区域内进行的,县域的经济管理权限也局限在这一范围内。3、层次性。是指一个县范围的全体经济的总和,它既有产业的总和,也有各种经济所有制的总和;既有老百姓经济,即就业与收人;也有政府经济,即财政收入和财政收支平衡。从这个意义上看,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层次性。4、差异性。县域经济的差异性以及相关联的县域社会差异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据统计比较,人均GDP最高的1

5、00个县是最低县的15.1倍。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经济实力雄厚,其数量占全国县(市)总数的不足二十分之一,人口占全国县域总人口的不足十分之一,而创造的GDP超过全国县域经济的四分之一,实现县级财政收入近三分之一。(二)发展历程: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兴盛于当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县级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建国后,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重心。第一阶段是农村经济阶段。改革开放前。也是新中国建立不久后,我们注重重丁业发展,国防建设长期以来,计划经济吋期,农村有三个支柱

6、,一是政社合一的农民公社。农民缺乏自主权,同吃同住同劳动。二是带有国家垄断性质的农产品统购统销。三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通过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为了在尽可能短的吋间内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其发展的起步阶段必然是选择暂时牺牲农村、农民、农业的利益,以便迅速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经济资源确保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品,选择这一发展战略对农业、农村、农民提出的要求是:在使用价值形态上为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提供所必须的农产品数量,在价值形态上为国家工业化提供最低限度的资金。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

7、行统购统销,为的是确保城市居民生活和国家工业化建设对农产品的需要,并通过国家制定的低价收购农产品政策,把一部分农民收入转化为国家工业化启动资金。以强制性压低农产品购销价格为特征的农产品统购统销,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原则。第一阶段县域经济主体就是农村经济,关注点和工作着力点是农民种什么和养什么,以及如何种、如何养,种多少、养多少,如数收购上缴。这一阶段的县域经济也有一些县办国营和集体企业,但大多规模小、技术程度低,其经济总量在县域经济中占的份额很小。区域间的县域经济差异很小。第二个阶段是乡镇企业大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县域经济的重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