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案.doc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案.doc

ID:51217276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9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案.doc_第1页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案.doc_第2页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案.doc_第3页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案.doc_第4页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修改与补充备课组成员:李玉庆李玉萍魏兰芳陈杰泰主备人:李玉庆第九课时连加、连减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竖式的简便写法。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计算细心,书写整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连加、连减。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出示26页“摘西瓜”的情境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教学例1(1)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28+

2、34+23=(3)学生讨论:你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同桌互相说说计算方法,然后在练习本上算出来。(4)引导学生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5)指名学生板书:2862+34+23--------------6285(6)师:为了写起来方便,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写,边说边板书:28+34------62+23------85修改与补充(7)引导学生写明答案和单位,让学生分析一下这种写法和原来的写法有什么不同,简便在什么地方。(8)练习:让学生完成26页做一做,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2、教学例2。(1)测试课本27页“运西瓜”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3、(2)让学生列出算式,老师板书:85-40-26=(3)师:为什么这样列式?(4)师:你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请写在练习本上(引导学生根据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连减的竖式写法)(5)展示学生的连减竖式师:除了这个竖式写法,还有不同的写法吗?如果学生想不出来,引导学生看书本27页小男孩的算法和写法:第一步:85-40=45可以口算,不用写算式。第二步:45-26(要求学生能口算的尽量要口算,口算有困难的可以用笔算)(6)学生讨论:除了用85-40-26这种方法进行计算,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列式计算吗?(7)学生回答(师引导学生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再算还剩多少个

4、?)(8)师板书:40+26=66(个)85-66=19(个)(9)把例1例2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算式的特点(连加连减),并板书课题。(10)练习:27页做一做第1和第2题。三、实践运用、拓展思维。练习五第1题,第2题的(1)(2)小题,第3题四、课末检测,评价体验。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畅谈,师小结。附:板书设计:连加、连减28+34+23=28+34+23------85教学后记:修改与补充备课组成员:李玉庆李玉萍魏兰芳陈杰泰主备人:李玉萍第二课时加减混合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算式。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

5、用能力。教学重点: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教学准备:自制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能根据这条信息来编一道题吗?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车上原来有67人,到站后下车25人,上车的有28人,现在有多少人?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请学生试算,并请学生上台板演,可能会有出现书写格式的错误,由其他学生对其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及时评价学生的方法。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想一想

6、,如果我想知道车上有多少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进行计算?做一做。三、实践运用、拓展思维。1、口算下面各题。2、练习五:第5题。3、笔算修改与补充4、接龙。四、课末检测,评价体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附:板书设计:加减混合(1)6742(2)67-25+28-25-----------------427042+28---------70教学后记:修改与补充备课组成员:李玉庆李玉萍魏兰芳陈杰泰主备人:魏兰芳第三课时加、减法估算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增强数感。2、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体会算法多样化。3、通过学生之间的及时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

7、验。教学重点: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难点:估算方法。教学准备:自制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明确问题。昨天老师去买了些东西,我们来猜猜它的价格好不好?镜子、手电筒、闹钟……小朋友都能通过自己平时生活的经验来估计出老师手中物品的价格。(板书:估计)估计一下老师大约花了多少元吗?为什么你不进行计算呢?你是怎么想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估算,那么谁能来说一说什么是估算?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妈妈买用品出示情景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妈妈带了100元钱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妈妈带的钱够吗?你是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