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doc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doc

ID:51254780

大小:3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20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doc_第1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doc_第2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doc_第3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doc_第4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  一·解题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二·主要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例。如小英雄雨来夜莺的歌声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例如爬山虎的脚猫鲸松鼠  格式:说明对象+说明

2、内容(特点)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这些问题一般要涉及文章中心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一般在文首或者文末。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例如梅花魂,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思考,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

3、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过渡句  3、文末:点明中心;照应开头;前后呼应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桂林山水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六、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方法1、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

4、话例如窘迫贫穷困窘落魄  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悄悄悄然  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解释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七、选择正确的读音  八、选择恰当的字词  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  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以语感为依据作出选择也可以。  九、标点符号的作用  1、——的作用①解释说明;“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②话题的转换;“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③表示话语的中断;那个时候在无锡的

5、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2、……的作用①引文的省略;列宁说了上面的话之后,接着说道:“这应该是一般辩证法的……②列举的省略;石开顺手伸进父亲托人捎来的东西,一摸,是鸡蛋。这么多呀?1个,2个,3个……共18个。(何建明《落泪是金》)③说话断断续续。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认错了。”  3、“”的作用①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实例:“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天已有二千年了。(表示直接引用,引用

6、了古人说的一句话。)②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实例: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文雅得合闺女一般。  (“天下最难走的路”不是一般意义的路,而是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③强调作用意思指一句话中需要着重强调的对象。  实例:他是一个节俭的人,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表示强调论述,突出人物的节俭。)④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一般为名词。  实例: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世界屋脊”一直用来特指青藏高原)  十、

7、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比较保险)  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1、时间先后顺序。2、地点变换的顺序。3、事情发展的顺序。4、按总分、分总、总分总的的顺序。  十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并列……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既……又……  2、递进……不仅……而且…………不但……还…………连……也……  3、选择……不是……就是…………或是……或是…………宁可……也不……  4、转折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5、假设如果…

8、…就……假使……便……要是……那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