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淮高速公路盐城七合同段勘察实例.pdf

盐淮高速公路盐城七合同段勘察实例.pdf

ID:51285566

大小:1.59 M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3

盐淮高速公路盐城七合同段勘察实例.pdf_第1页
盐淮高速公路盐城七合同段勘察实例.pdf_第2页
盐淮高速公路盐城七合同段勘察实例.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盐淮高速公路盐城七合同段勘察实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58·2014年第3期2014年6月SichuanBuildingMaterials第40卷总第179期DOI:10.3969/j.issn.1672-4011.2014.03.103盐淮高速公路盐城七合同段勘察实例刘冰宇(西安欧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21)摘要:盐城七合同段工程勘察是为确定盐淮高速公4)对施工图阶段新增设的大型工程场地,在综合分析路路线、拟定工程构造物位置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提供已有各种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完整、准确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而进行的有针对查明桥址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性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2、,勘察工作以初步设计所规定的路规律及工程地质特性。线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施工技术要求等资料做为依据。5)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桥基或特大桥的高塔(墩)等关键词:盐淮高速公路;盐城七合同段;勘察测绘特殊基础采用综合勘查手段,为施工图设计提供满足设计中图分类号:U412.2文献标志码:B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文章编号:1672-4011(2014)03-0258-032自然地理条件1工程概况2.1气候、气象盐城至淮安高速公路起点为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马甸勘查区位于北亚热带气候向南暖温带气候过渡的地带,乡东南的楚州枢纽立交(沂淮江高速公路与徐淮盐高速公路东临黄海,海洋调节作用非常明显,季风盛行,也属于湿相交

3、处),途经车桥镇南、泾口镇南、流均镇北,穿过射阳润的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雨水丰沛,四季分明,雨热湖大桥,沿东南方向伸至西塘河大桥,穿过芦沟镇南和裴同季,年平均温度14~15℃,年平均降水量1000mm左刘镇北与S231省道相交,后经中兴镇以北、向东南过蟒蛇右,自东向西递减,年蒸发量700~1000mm。经常出现强河大桥、S233省道、朱沥沟大桥、通榆运河后与盐靖高速对流天气,冰雹、龙卷、暴雨等气象灾害发生强度大、频公路相交,过盐城绕城高速圈南段止于沈海高速步凤枢纽率高。又因西处里下河腹地,地势低平,防御能力先天不立交,全长约104.068km。盐城七合同段处于盐城西南地足,形成淮河中、下游和

4、里下河地区的“洪水走廊”。区,经过郭猛镇管辖区,路线里程为K68+610~K71+2.2地形、地貌820,线路长度3.21km。盐淮高速公路所在地区属于冲击平原,是苏北平原的根据江苏省交通厅与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签订的关于《淮安至盐城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合同》要求,本项一部分。根据线路通过的地貌、工程地质条件等,由西向目盐城七合同段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由中交第一公路勘察东可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区,分别为黄淮平原区(A)、里下河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分院承担完成。平原区(B)及滨海平原区(C)。盐城七合同段工程勘察是为确定盐淮高速公路路线、盐城七合同段处于里下河古泻湖平原区,属于湖积相拟定工程构造物位置

5、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提供完整、准平原。该地区地形起伏不大,地面平均海拔2m以下。区确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工程域内河流纵横交错,蜿蜒曲折,数量众多,水乡特色显著。地质勘察工作,勘察工作以初步设计所规定的路线修建原3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则、设计方案、施工技术要求等资料做为依据。本合同段的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任务是:3.1地层、岩性1)在初步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可行性研究地质勘察报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勘察资料,在勘察深度范围内主告的基础上,充分搜集和研究勘查区内已有的各种地质资要为第四系地层,由上更新统及全新统地层组成。料,通过工程地质调绘工作,在现场对初勘成果进行核实、3.1.1上更

6、新统地层补充和修正,进一步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上更新统底部以灰色、黄褐色粉细砂为主,中部为灰2)对局部调整的路段方案、新发现的不良地质和特殊色亚黏土、亚砂土与粉砂互层,上部以褐黄色、灰色黏土、性岩土地段,运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原位测试、岩土亚黏土为主,部分地段夹有亚黏土透镜体。工程试验等综合手段,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3.1.2全新统地层明其工程地质条件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并做出相应的工程地质评价。全新统地层以冲湖积相为主,厚度20~25m。底部以3)对于初勘阶段已勘察的大型人工构造物进行进一步灰色、褐黄色亚砂土、粉砂为主,局部分布亚黏土,一般的调查和核实,并补充一定

7、的勘探工作量,详细查明其建厚度为9~14m;上部下段以褐黄色、灰色黏土,亚黏土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主,一般厚度为5~9m,上段为软土及覆盖层,软土主要为灰色淤泥质土,间或淤泥质土,厚度一般为1.5~3.0m,覆盖层为黏土或褐黄色亚黏土,一般厚度为1.5~2.0m。作者简介:刘冰宇(1986-),男,黑龙江绥化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岩土工程。3.2地质构造与地震20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