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静悄悄》教案分析.doc

《山谷静悄悄》教案分析.doc

ID:51339730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2

《山谷静悄悄》教案分析.doc_第1页
《山谷静悄悄》教案分析.doc_第2页
《山谷静悄悄》教案分析.doc_第3页
《山谷静悄悄》教案分析.doc_第4页
《山谷静悄悄》教案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谷静悄悄》教案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谷静悄悄》教案分析《山谷静悄悄》教案分析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欣赏山谷图片及歌曲,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歌曲的意境想象。过程与方法:本课我主要运用的是体验、模仿、合作、艺术实践的方法完成学习。技能目标:认识力度记号“pp、p、mp、f”,并能准确地运用。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声音,掌握歌曲中的力度记号,在音乐实践中认识和掌握音乐知识力度记号“渐强、渐弱”,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重点:准确演唱附点、切分音符、顿音记号和八分休止符及力度记号的识记和运用。教学难点: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音乐教学必须遵循由浅入深

2、,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把力度记号从识记到运用,最后去表现音乐所塑造的美好形象。教学切入点:先复习《友谊的回声》,学生知道了山谷有回声,提出一些学生熟悉的问题,使他们产生亲切感,通过师生间的亲切交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还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新课的题材和意境中。教学准备:手风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复习《友谊的回声》二、学习《山谷静悄悄》1、导入:师:刚复习的《友谊的回声》,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会产生回声的效果。师:从这首歌曲我们知道了,在山谷中喊一声就会产生回声,那山谷中没有声音又

3、有什么样的景色呢?)今天老师为大家又带来了一首有关山谷的歌曲一一《山谷静悄悄》板书并齐读课题。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3、复听歌曲,认真看歌词思考:(1)什么在飘飘?(2)什么在闪耀?(3)什么在蹦跑?生自由回答4、再听间奏与结尾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解决难点:031150

4、053310

5、065

6、50510II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叮咚5.分两部分学习:A、学习歌曲第一部分:(1)老师范唱第一部分,思考“这时的山谷是怎样的呢?”(静悄悄)。(1)跟琴唱第一部分歌谱。注意:休止符、切分节奏、附点四分节奏。(2)按节奏朗诵第一部分歌词。师:这首歌旋律美,

7、歌词也写得很美,请小朗诵家们做好准备,我们一起把前三段歌词念一念(师生合作念)(3)学唱第一段歌词,师纠正错误。(4)生自学第二、三段歌词。(5)跟琴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部分。(6)分组演唱第一部分的3段歌词。B>学习歌曲第二部分:(1)老师范唱第二部分,思考:再听听有什么声音?“叮咚叮咚”是什么声音?(锤子敲石头发出的声音)(2)学生自学前两个乐句,师纠正错误。(3)注意:八分休止符、顿音记号、渐弱、很弱(4)手风琴伴奏中完整地演唱第二部分6、跟琴完整地演唱全曲。注意:前奏跟间奏的衔接,要准确、整齐。7、处理歌曲。(1)复习强、弱记号,再讲解PP、p、

8、mp记号.渐强、渐弱记号;(2)你觉得这首歌最关键的是哪个字?“静”!(从内容中,引生想象歌中的(3)分析:歌曲第一部分“静悄悄”;地质队叔叔来了之后“叮咚”声响起,变得热闹起来,后来地质队叔叔走后山谷又恢复了静悄悄。(复听范唱)8、师:你觉得应该用什么声音来表现歌曲呢?你能边唱边想象歌中描绘的美丽山谷吗?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好吗?9、请你带着想象的歌曲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齐唱《山谷静悄悄》四、课堂小结五、机动(竖笛齐奏、个别抽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